[实用新型]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1345.6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平;李望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兴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板 冲头倒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板与冲头同时带有倒锥形缓冲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冲压模具冲头的固定方式一般是在夹板上用直壁挂台固定,其直壁挂台为九十度,冲头头部避位在夹板上铣避位,当这种结构的夹板和冲头碰到质量较大的原材料时,冲头头部承受的脱料力很大,冲头在一定次数的冲压后头部就会拉断,因此需在定期且频繁地更换冲头以保持冲头的稳定工作;传统的结构的冲头不仅寿命短,而且维修时间长,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生产效率地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板和冲头挂台同时承受脱料力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冲头头部、夹板挂台、夹板,冲头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夹板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相互紧密贴合。
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的倾斜角度优选为三度。
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冲头头部垂直长度优选为17.95毫米。
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夹板挂台垂直长度优选为1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设置为相同角度的倒锥结构并使之紧密配合,从而将原本由冲头单独承受的脱料力分由冲头头部和夹板挂台两部分承担;从而较小了冲头的应力集中,越是受到大的脱料力,冲头越紧固地与夹板衔接;既防止了冲头拉断而影响模具精度的现象,冲头寿命也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加了模具生产的稳定性和嫁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3,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41、冲头头部31、夹板挂台21、夹板11,冲头41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31,夹板11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21,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相互紧密贴合;工作时,当冲头41受到脱料力时,冲头41套入夹板11中,冲头头部31沿着夹板挂台21向下移动,由于其上宽下窄的结构,冲头41越被向下拉,与夹板11的衔接越紧固,此时原本由冲头头部2单独承受的脱料力被夹板挂台21和冲头头部31分别承受,减少了应力的集中,防止了冲头被拉断而影响模具精度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模具稳定性及寿命,也减少了维护的时间。
为了使脱料力分开承受的效果达到最佳,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三度,冲头头部31垂直长度优选为17.95毫米,作为配合地夹板挂台21垂直长度优选为18毫米,这样的尺寸限制节省了加工费用,缩短了加工周期,使得成本得以降低。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兴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兴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1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力杆成型生产加工装置
- 下一篇:进料限位级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