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援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082.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2 | 分类号: | A62B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州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网,尤其涉及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当生活压力不能有效释放,有部分人选择自杀,跳楼自杀是他们选择的一种方式。
目前在遇到跳楼自杀时,一种解救方式是对想跳楼的人进行劝导和疏通情绪,再情绪控制后,突击营救,这种方法营救时间长,同时突击营救的人员存在和被解救人员同时坠楼的危险。另一种方法是在想跳楼人的正下方安置消防气垫,由于消防气垫体积庞大,一旦充气后不能快速移动,当想跳楼人在跳楼前移动位置或从高楼纵身跃下时遇到横向气流,会跳出消防气垫。目前国内的高楼越来越高,想跳楼人往往会寻找更高的楼房跳楼,楼房越高采用消防气垫救援的难度越大、准确落入消防气垫的概率越小、被救援人击穿消防气垫的概率越大、被救援人的死亡概率越高。当被救援人从超过30层以上楼房坠落时,消防气垫救援的成功率微乎其微,救援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被救援人非死即残。
目前高强度人造纤维所制作的网,在捕捞等行业已经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网是采用高强度人造纤维制作的网。
自由落体对接触面产生的作用力和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成正比,接触面越硬所受的受力越大,接触面越软所受的冲击力越小。
目前无有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新的技术方案公开,本实用新型由立杆、横杆、上滑套、下滑套、横杆拉环、斜拉索、左拉绳、右拉绳、救生网、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右组合支架、上滑套拉环、铰链、螺母、螺栓组成,其特征是上滑套的左侧有上滑套拉环,上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上滑套的孔洞,下滑套的左侧有铰链,铰链的左侧有横杆,横杆的左侧上面有横杆拉环,下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下滑套的孔洞,立杆的上端有上滑套且下端有下滑套,上滑套和下滑套的螺栓没有拧紧时能在立杆表面做向上和向下自由滑动,螺栓拧紧时上滑套和下滑套固定在立杆上,横杆拉环和上滑套拉环之间有斜拉索连接,以上配件组合形成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之间有救生网连接,左拉绳拴在左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右拉绳拴在右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使用时将左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左侧,同时将右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右侧,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上滑套向下滑动至窗的上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下滑套向上滑动至窗的下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从窗向外伸出,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左拉绳从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使用时也可以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的多个窗安装组合支架,组合支架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最左侧的左拉绳从最左侧的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最右侧的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无有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该救援网成本低,携带方便,搭建速度快,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自由落体对接触面产生的作用力和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成正比,接触面越硬所受的受力越大,接触面越软所受的冲击力越小。在被救援人所站立位置的垂直下一楼层设救援网进行救援,被救援人下落的高度最低,救援网是柔性材料,对被救援人产生的冲击力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发电机组碰摩故障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节能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