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复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216.9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然;盛业华;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95;H01B7/28;H01B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上 石油 平台 复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石油平台复合电缆的研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开发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热潮的涌动下,国内部分大型电缆厂都曾经研制过海上石油平台复合电缆。但是,当时在我国海域钻探和采油的大型平台基本上都是国外平台,而国外平台一般要求使用外国的平台用复合电缆,因此国产电缆被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之门外。
由于海上石油平台用复合电缆所工作的环境具有油污重、泥浆多的特点,因此传统的海上石油平台用复合电缆如何克服耐油、耐泥浆问题一直是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复合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解决了耐油污、耐泥浆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复合电缆,由导体以及挤包于所述导体外层的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电缆缆芯由三根所述绝缘线芯与一根椭圆形的对绞线组绞合构成,缆芯间隙设有玻璃纤维绳,在所述缆芯及玻璃纤维绳外层绕包有包带层及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外编织有镀锡铜丝绕包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烯烃外护套;
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25-300mm2。
所述椭圆形的对绞线组包括两根对绞的线芯,对绞线芯的导体截面积为10mm2,对绞线芯的导体外层挤包有绝缘层。
在所述对绞的线芯外设有镀锡铜丝屏蔽层构成一根椭圆形的对绞线组。
所述包带层采用一层或多层阻燃隔氧包带重叠绕包构成。
所述内衬层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耐腐蚀聚烯烃挤包构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电缆的导体材料为无氧铜杆拉制而成的导线,缆芯采用三根绝缘线芯与一根椭圆形的对绞线组绞合构成,为复合缆芯,椭圆形对绞线组设有镀锡铜丝绕包层,具有屏蔽隔离作用,更适用于船舶和水上平台需求。
本实用新型电缆的绝缘层为阻燃交联聚烯烃。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耐高低温性能;优异的柔软性性能和耐磨性能;优异的低烟、无卤特性。
包带层采用阻燃隔氧包带重叠绕包,能在着火条件下隔绝氧气,阻燃。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其兼具机械保护作用,编织密度依据IEC 60092-350标准规定,编织密度不小于90%。
电缆外护套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耐腐蚀聚烯烃作为电缆的护套材料。该材料改性后耐低温可达-30℃,且具备耐磨、抗撕、耐油、耐臭氧、耐腐蚀、高阻燃等性能,能满足海上石油平台设备工作环境多腐蚀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玻璃纤维绳,4包带层,5内衬层,6屏蔽层,7外护套,8绕包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复合电缆,由导体1以及挤包于导体1外层的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电缆缆芯由三根绝缘线芯与一根椭圆形的对绞线组绞合构成,缆芯间隙设有玻璃纤维绳3,在缆芯及玻璃纤维绳3外层绕包有包带层4及内衬层5,在内衬层5外编织有镀锡铜丝屏蔽层6,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烯烃外护套7;三根绝缘线芯的导体1的截面积为25-300mm2。
具体设置中,椭圆形的对绞线组包括两根对绞的线芯,对绞线芯的导体截面积为10mm2,对绞线芯的导体外层挤包有交联聚烯烃绝缘层。在对绞的线芯外设有镀锡铜丝绕包层8,具体屏蔽隔离的作用。
包带层4采用一层或多层阻燃隔氧包带重叠绕包构成。内衬层5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耐腐蚀聚烯烃挤包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