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299.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洪飞;丁飞;陈宏俊;张晓瑛;段远茹;刘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6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等 链球 专项 力量 练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链球专项力量练习除采用杠铃的硬拉、负重转体、负重体前屈等手段以外,主要采用抡摆杠铃片、拉阻力装置及投掷重物等方式进行力量练习。而采用上述练习手段存在以下问题:即当抡摆杠铃片或投掷的重物过大时,容易造成练习者身体重心不稳,投掷主动用力肌群之外的其他肌群过多地参与,致使投掷动作变形,训练效果欠佳,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训练的强度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以解决采用抡摆杠铃片、拉阻力装置及投掷重物等方式进行力量练习,当抡摆杠铃片或投掷的重物过大时,容易造成练习者身体重心不稳,投掷主动用力肌群之外的其他肌群过多地参与,致使投掷动作变形,训练效果欠佳,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训练的强度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可伸缩弹性支架、手柄、连杆、连杆螺套、钢丝、第一弹簧、管体、螺母、拉杆、拉手、两个滚轮及多个滑块;
可伸缩弹性支架的上端与环形板的下端面固接,可伸缩弹性支架的下端与地面固接,环形板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7°±3°,环形板的中心孔的孔径为75cm-85cm,环形板的外圆周端面的直径为240cm-260cm,管体弯制成螺旋状,螺旋状管体设置在环形板的上环形面上且二者可拆卸连接,螺旋状管体的一端口至环形板的中心连线与环形板的最高点至最低点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螺旋状管体的管壁上与环形板的外侧壁相邻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沿螺旋状管体的全长开设,两个滚轮滚动设置在螺旋状管体的内壁上,且位于与环形板的中心孔相邻的一侧,连杆的一端与两个滚轮的轮架固接,连杆的另一端穿出螺旋状管体上的开口设置在螺旋状管体的外部,连杆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杆的另一端侧壁上加工有螺纹,连杆与连杆螺套螺纹连接,连杆螺套与多个滑块弹性连接,滑块上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的上端 面上,且多个滑块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下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孔径大于位于上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拉杆为弯杆,拉杆的一端与穿过滑块的中心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拉手固接,连杆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的中心孔与螺母螺纹连接,钢丝的一端与两个滚轮的轮架固接,钢丝的另一端穿出螺旋状管体的另一端口并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物体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基于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链球专项力量练习的特点,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运动员主动用力肌群用力前预先离心拉长,再向心收缩(即按新的超等长练习方法进行练习),有效用力距离贯穿整个用力过程。2、根据练习的需要加大练习阻力,主动肌群用力准确,身体重心稳定,动作不变形,同时能够按正确的用力轨迹及出手角度进行练习。通过增减第一弹簧的数量,调节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能对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对于提高链球专项力量大有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当螺旋状管体的一端口至环形板1的中心连线与环形板1的最高点至最低点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时的D向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图3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拉杆、拉手、螺母与多个滑块装配在一起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1、可伸缩弹性支架3、手柄52、连杆53、连杆螺套54、钢丝55、第一弹簧56、管体57、螺母62、拉杆64、拉手65、两个滚轮51及多个滑块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