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阳极电缆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3266.9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照;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0 | 分类号: | C23F13/20;C23F1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电缆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储油罐、地下长输管线阴极保护装置上用的一种电缆接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钛阳极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型石油储罐外底板多数采用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技术,阳极采用耐腐蚀性极好的表面涂有一层易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钛阳极,将钛阳极与钛金属连接片交叉焊接形成阳极网予埋在储罐基础中,钛阳极网需要通过铜芯电缆与外部恒电位仪连接,为罐底板提供恒定电位,达到对储罐防腐保护的目的。钛与铜属异种金属焊接,目前还没有这项焊接技术,只有采用机械方法连接,这样就失去了阴极保护长效防腐的意义。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电缆端部连接直径为3mm,长度100mm的钛丝,钛丝与一段钛连接片焊接,然后再与罐底板下部的钛阳极网焊接,钛丝与电缆连接处由于采用的是机械连接或称为物理连接,因此需要用密封胶密封,并用收缩套包裹。这种钛阳极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方法设计寿命一般在40-50年,投资100万元左右(对10万方罐而言)也就是说这种钛阳极网与铜芯电缆的连接方法在储罐下部土壤中除非40-50年都能保持良好的导通性,才能使40-50年的设计寿命得到保障,否则整个系统将失效而报废。这种技术目前才刚刚采用几年时间,并且全部采用这种连接方法,可以说15年左右这种连接方法有可能是可靠的,但要想40-50年时间里,保持在罐底下潮湿沙土里这种铜芯电缆与钛丝的这种机械连接方法始终保持良好的电导通性很难,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接触点会腐蚀氧化电阻不断增大,直至断路。因此整体技术的40-50年的寿命将大打折扣,最起码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并且一旦接点损坏接触不良,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并且不停工几乎是不可修复的,除非进行停工大修,因此大型石油储罐阴极保护钛阳极电缆接头看似简单,实则起着这项技术成败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阳极与铜芯电缆接触处不能焊接只能搭接造成的电导通性不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阳极电缆接头,可以保证钛阳极电缆接头接触良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石油储罐的长效阴极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钛阳极电缆接头包括铜芯电缆、钛-铜复合接头板、钛连接件和密封保护层,钛-铜复合接头板一侧为钛层,另一侧为铜层,铜层一侧与铜芯电缆焊接,钛层一侧与钛连接件焊接;钛-铜复合接头板、钛层一侧的焊接部分及铜层一侧的焊接部分共同构成焊接组件;密封保护层包裹在焊接组件周围。
所述的密封保护层由密封胶和热收缩套管组成;
所述的钛-铜复合接头板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制成,长度为80-100mm,宽度为10-15mm,厚度为2-4mm;
所述的钛连接件为钛片或钛丝;
所述的钛层一侧和铜层一侧的焊接可以采用钎焊、锡焊、点焊等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解决钛阳极与阳极电缆的焊接问题,所以只能采用搭接的方法。由于阳极电缆接头处于罐底板下部的沙基潮湿的腐蚀环境中,加之钛阳极的特性之一是导电性较差,随着时间的延长,搭接处会接触性氧化,电阻越来越大,产生接触不良无法向整个阳极网送电的危险,一旦这种事故发生,整个阴极保护系统就无法运行,设备就要受到严重腐蚀,造成阴极保护系统事故,即使发现了阳极电缆接触不良的问题,但由于在罐底板下部,也是几乎无法修复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钛阳极电缆接头解决了钛阳极带与铜芯电缆线之间的焊接问题,在阳极带与铜芯电缆之间采用了钛-铜复合接头板,既能与钛阳极直接焊接,又能与铜芯电缆相焊接,并将焊接组件用密封胶与塑料热收缩套管密封,这种接头连接牢靠,导电性良好,在罐底板下部的沙基中寿命达40-50年,可保证大型石油储罐的阴极保护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钛阳极电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钛阳极电缆接头钛层一侧的焊接示意图。
图中:1-铜芯电缆,2-铜层,3-钛层,4-钛片,5-铜层与铜芯电缆的焊接点,6-钛层与钛片的焊接点,7-密封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