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3743.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姜盼;郭建江;仇波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一体化 空气 移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中的移相器,尤其涉及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为移动通信基站电调天线的核心部件。移动通信基站电调天线需要一种超宽带工作,低成本,高可靠且结构简单的移相器。
迄今为止,各种用于调节微波信号相位的装置,如PIN二极管组件,需要信号电控开关,控制电路较复杂。由此,不仅造成产品成本增加,而且会给系统带来非线性互调的不利影响。采用改变导体与接地面之间距离的移相器,目前条件下,实现比较困难;使用同轴电缆体积较大,致使天线横截面过宽,浪费了大量空间;使用微带线,结构不合理,造成相位变化不均匀,移相效果不理想;还有的移相器结构复杂,实现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且性能良好的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
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包括:
一种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包括腔体、盖板、两个端板、两个铜管固定座、拉杆拨块、绝缘介质、两个端头介质、四根铜管和四个U型滑动馈杆;所述盖板通过所述两个端板与腔体连接,所述腔体的两端布置所述两个铜管固定座,所述四根铜管通过所述两个铜管固定座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四个U型滑动馈杆外套有所述绝缘介质,所述套有绝缘介质的四个U型滑动馈杆顺序设置于所述铜管内,U型滑动馈杆的下端与拉杆拨块卡合连接。
还包括下介质和上介质,所述下介质固定在腔体内,在所述下介质上设有与所述铜管管径相适的限位槽,所述铜管穿过铜管固定座并固定在所述的限位槽内,所述上介质与下介质盖合连接;
所述四个铜管平行设置,并在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所述的铜管与U型滑动馈杆通过介质绝缘,防止短路并能有效地对信号耦合和传输。具有超宽带(相对带宽达72.7%),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损耗少(在频段800-1000MHz内平均损耗0.08dB),移相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示意图;
图2 为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正面装配示意图;
图3为电缆焊接示意图;
图4为700-1500MHz频段内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5为1500-2700MHz频段内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6为U型滑动馈杆与铜管有最大重合时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7为U型滑动馈杆与铜管有最小重合时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包括:腔体1,盖板2,端板3a、3b,下介质4,上介质5,铜管固定座6a、6b,拉杆拨块7,绝缘介质,端头介质8a、8b,铜管9a、9b、9c、9d和U型滑动馈杆10a、10b、10c、10d(见图1)。盖板2通过端板3a、3b与腔体1连接,铜管固定座6a、6b可同时固定铜管9a、9b、9c、9d,有效利用了有限空间,下介质4和上介质5起到对铜管9a、9b、9c、9d及拉杆拨块7的固定和限位作用。端头介质8a、8b设置于铜管固定座6a、6b与端板3a、3b之间。铜管9a、9b、9c、9d与U型滑动馈杆10a、10b、10c、10d通过绝缘介质绝缘,防止短路并能有效地对信号耦合传输。传输信号由铜管9a在端板3a位置输入,经铜管9a与U型滑动馈杆10a耦合,信号沿U型滑动馈杆10a耦合到铜管9b,再经端板3a输出。通过拉杆拨块7带动U型滑动馈杆10a,改变传输路径的实际长度,从而改变相位。
图2为超宽带一体化空气带线移相器正面装配示意图。下介质4用R型铆钉固定在腔体1上,铜管固定座6a、6b用R型铆钉固定在腔体1上,铜管9a、9b、9c、9d穿过铜管固定座6a固定在下介质4的限位槽内,铜管9a、9b、9c、9d穿过铜管固定座6b固定在下介质4的限位槽内。
U型滑动馈杆10a、10b、10c、10d预先套上绝缘介质,按顺序依次装入铜管9a、9b、9c、9d内。
U型滑动馈杆10a、10b、10c、10d的下端同时卡入拉杆拨块7的四个凹槽内,上介质5的四个定位凸台与下介质4的四个定位孔对应,从上至下装入。
端板3a、3b依孔位对应关系固定在腔体1的两端,电缆焊接完毕后,端头介质8a、8b从上至下嵌入铜管固定座6a、6b与端板3a、3b之间。
盖板2从上至下依孔位对应关系贴紧腔体1,并用螺钉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3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