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反洗油田高含聚污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3871.6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唐述山;王立新;路学喜;侯鹏;王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46 | 分类号: | B01D24/46;B01D2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反洗 油田 高含聚 污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反洗油田高含聚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原油的含水率逐渐上升,部分油田原油的综合含水率>90%。伴随着原油的采出也产生了大量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简称含聚污水)。与常规水驱污水相比,由于残余聚合物的存在,含聚污水黏度升高,水中油滴和固体悬浮物的乳化稳定性显著增强,使得油水分离和含油处理难度加大。颗粒滤料由于具有来源广、价格低、机械强度高及过滤效果好等优点,所以在各种水处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衡量颗粒滤料填装的过滤器性能优劣的标准是滤料反冲洗再生技术,过滤器经过一个工作周期后,滤料层截留了各种污染物,滤料被污染、出水水质变差,过滤器必须进行反冲洗,才能恢复到初始工作状态。过滤器的反冲洗方式有许多种,油田普遍采用直接的单一用水反冲洗滤料的再生方式,影响滤料反冲洗再生效果的因素较多,因此普遍存在滤料单一水反冲洗的效果差,滤料的使用周期较短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只靠常规的单一水反洗滤料再生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反洗油田高含聚污水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具备滤料再生效果好及滤罐反洗节能的特点。其反洗用水量比单一用水反洗滤罐用水量节省30%左右。空气和水联合反洗:从静止滤层下部同时送入空气,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在砂层内合形成大气泡,遇到滤料时又变成小气泡,可以引起滤料颗粒之间的碰撞摩擦,并对滤料表面产生擦洗作用;反洗水顶松滤层,使滤料呈悬浮状态,滤料颗粒表面粘附的杂质和污物被充分击碎、剥落。反洗水和反洗空气的膨胀作用相互叠加,比单一进行时,作用更强。因此气水反冲洗滤料的再生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气液反洗油田高含聚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过滤罐内设置有滤料,所述的滤料下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布水布气系统底面连通有出水进气管,出水进气管延伸至过滤罐外,过滤罐内上封头处设有进水出气管及上布水系统。
所述的布水布气系统包括总汇管,总汇管两侧分别间隔密封连通有分支管,分支管壁上分布有布水布气孔,分支管外壁套有割缝筛管。
所述的DN65~100的分支管上开有φ9~12mm的布水布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过滤罐的下面设置新型的下布水布气系统,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时,首先由进气管和新型下布水布气系统进行空气反冲洗,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气泡增加了滤料颗粒间的摩擦力,使得滤料深层的扰动作用增强,在滤料间相拥挤填充而产生的摩擦力以及气泡上升时与滤料颗粒间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滤料上粘附的杂质和污染物可以被剥落去除,然后再由进水管和新型下布水布气系统进行水反冲洗,通过气液联合反洗,使得过滤装置滤料再生能力强,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布水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汇管;2,分支管;3,布水布气孔,4-割缝筛管,5-进水出气管,6-上布水系统,7-过滤罐,8-滤料,9-布水布气系统,10-出水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气液反洗油田高含聚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7,过滤罐7内设置有滤料8,所述的滤料8下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9,布水布气系统9底面连通有出水进气管10,出水进气管10延伸至过滤罐7外,过滤罐7内上封头处设有进水出气管5及上布水系统6。所述的布水布气系统9包括总汇管1,总汇管1两侧分别间隔密封连通有DN65~100的分支管2,分支管2壁上分布有φ9~12mm布水布气孔3,分支管2的口径、其上分布的布水布气孔3孔径及数量的多少根据过滤罐7直径的大小和反冲洗强度而定,分支管2上分布着φ9~12mm的布水布气孔3在保证气水反洗强度的同时,可对反洗的气及水进行均匀分配。分支管2外壁套有割缝筛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3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