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095.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拴录;安文华;滕学清;龙平;杨成新;李宁;王春生;胥志雄;李晓春;丁毅;秦宏德;乐法国;刘德英;文志明;郭文猛;张华北;山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34 | 分类号: | G01B3/34;G01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标准 365.13 mm 梯形 螺纹 接头 量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属于石油套管及附件技术领域。
为了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要求,并节约成本,有些油田要在某些套管和附件上采用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螺纹接头是套管及附件的薄弱环节,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关键是螺纹接头的设计、加工和检验,必须具备设计合理、测量精确和操作简便的螺纹接头量规。目前,对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的检验还没有相应的量规,其设计和加工仍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其能对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进行简便精确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接头量规的塞规上设有偏梯形外螺纹,环规上设有偏梯形内螺纹,塞规和环规通过内、外偏梯形螺纹配对。
塞规前端设有塞规盘,塞规盘直径为365.13mm,其后端面至塞规外螺纹前端面间为塞规环槽,环槽直径为360.35mm,宽度为4.763mm;塞规中径为363.550mm;塞规后端外螺纹外径为360.165mm;塞规盘后端面至塞规中径面距离为37.80mm;塞规中径面至塞规后端面距离为79.362mm;塞规盘后端面至塞规后端面距离为117.158mm。
环规内螺纹前端设有镗孔,镗孔直径为369.04mm;环规中径为363.550mm;环规前端面与塞规盘后端面配对的紧密距为4.45mm;环规长度为112.71mm。
塞规和环规的锥度为内、外螺纹锥度为API SPEC5B标准的1:12;螺距为API SPEC5B标准的每25.4mm5扣螺纹;螺纹高度为API SPEC5B标准的1.575mm;螺纹导向面牙型角为API SPEC5B标准的10;螺纹承载面牙型角为API SPEC5B标准的3。
本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对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套管接头进行精确的测量。
本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对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套管接头进行精确的测量。
图1为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量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接头量规的塞规1上设有偏梯形外螺纹,环规2上设有偏梯形内螺纹,塞规1和环规2通过内、外偏梯形螺纹配对。
塞规1前端设有塞规盘11,塞规盘11直径D4为365.13mm,其后端面至塞规1外螺纹前端面间为塞规环槽12,环槽直径DU为360.35mm,宽度U为4.763mm;塞规1中径E7为363.550mm;塞规1后端外螺纹外径D0为360.165mm;塞规盘11后端面至塞规1中径面距离g为37.80mm;塞规1中径面至塞规1后端面距离L7为79.362mm;塞规盘11后端面至塞规1后端面距离L4为117.158mm。
环规2内螺纹前端设有镗孔21,镗孔直径Q为369.04mm;环规2中径E7为363.550mm;环规2前端面与塞规盘11后端面配对的紧密距S为4.45mm;环规2长度L4‑S为112.71mm。
塞规1和环规2的内、外螺纹锥度为API SPEC5B标准的1:12;螺距为API SPEC5B标准的每25.4mm5扣螺纹;螺纹高度为API SPEC5B标准的1.575mm;螺纹导向面牙型角为API SPEC5B标准的10;螺纹承载面牙型角为API SPEC5B标准的3。
对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螺纹接头的测量方法如下:
将塞规1旋入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内螺纹接头,用游标卡尺测量内螺纹接头紧密距;将环规2旋入非标准365.13mm偏梯形外螺纹接头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外螺纹接头紧密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4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的检具
- 下一篇:防漏炮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