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灭藻漂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310.8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源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漂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水体中的水生藻类进行处理的智能化灭藻漂浮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居住环境中,景观水体由于源水水质先天不足、开放式的环境、较小的环境容量、松散的管理等原因,往往会造成景观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所有景观水体的污染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众所周知,氮、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营养物质,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过量的氮磷含量会导致植物疯狂生长,水生藻类自然也不例外。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自来水、再生水、河水以及雨水的补充,而再生水主要来源于景观水体周边的生活污水的再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含量非常高,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稍稍滞后,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依然有很高的氮磷残留,流入景观水体中被藻类吸收,自然而然导致水体藻类大量繁殖。进而促进水生藻类微生物泛滥,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挤压景观鱼类的生存环境,并产生腐败性物质,对整个景观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坏作用。
目前我国对应水生藻类滋生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源头控制②机械除藻措施③植物修复作用④放养水生生物⑤施用化学杀藻剂⑥设置曝气设施⑦浸没式生物滤床,而在这些措置之中“施用化学杀藻剂”的方法以其低廉的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我国景观水体的藻类污染防治工作。但景观湖投药尚普遍采用人工投药或管道喷药的方式运作,景观水体一般占地面积较大,所以采用管道喷药的方式成本较高,随着人力成本的迅速提高,实现景观湖投药工作的自动化,节约人力成本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景观湖藻类污染防治工作中采用的人工投药或管道喷药的方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化灭藻漂浮器,能够将需投放的药物装载在移动式漂浮船的自动投药机中,通过投药机的动力系统将药物运送至需要投放的地点投放,以达到节约人力和均匀投药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提出一种智能化灭藻漂浮器,所述灭藻漂浮器包括船体6、喷药装置1,储药箱8,动力装置9和控制柜7,其中,所述喷药装置1设置在船体6船头,所述储药箱8、控制柜7和动力系统9设置在船体6上;所述喷药装置1具有计量泵4,控制柜7控制计量泵4和动力装置9完成药液的喷洒作业。
所述喷药装置1还包括喷药口2、回转喷头11、进药管道5、出药管道3,所述储药箱8通过所述计量泵4、进药管道5和出药管道3和所述回转喷头11连接,所述计量泵4将药液泵入回转喷头11,通过所述喷药口2喷出。
所述喷药口2可以180度回转,便于将药液喷洒到更大的面积。
所述船体6上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0,为整个装置提供电力补充。
所喷药装置1的支撑部分由底座14、立管13和弯管12构成,所述底座14作为喷药装置1的基础,其中容纳所述计量泵4、进药管道5和出药管道3,所述立管13和弯管12支撑所述回转喷头11,所述弯管12可以绕立管13旋转,使安装在所述弯管12顶端的回转喷头11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灭藻漂浮器能高效解决景观湖及河流的灭藻及水体净化,应用广泛,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灭藻漂浮器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喷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源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源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4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向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分配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材料的圆弧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