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以显示湿度的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5980.1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卢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鉴莹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显示 湿度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尤其是一种可以显示湿度的花盆。
背景技术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泥土、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慢慢的开始注重生活的情趣。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有许多人都开始养起了小宠物或盆景,来培养自己的情操,并且有许多的盆景能净化空气,特别有许多盆景能够美化室内环境,给人们一种舒适的生活。
但是这一种特殊的艺术品,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它。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喜欢养一些盆景放在桌子旁,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这一些初次养盆景的学生,何时对盆景浇水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题,现有的花盆很难知道内部水分是否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花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显示湿度的花盆,它采用在盆体右端设有三个指示灯分别指示不同的湿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显示湿度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它由盆体、指示灯、湿度传感器、电池、控制电路构成;所述的盆体为圆台状,上端设有植物,右端设有指示灯和翻盖,内部设有泥土;所述的湿度设置在盆体的内壁,右端设有电池;所述的控制电路由湿度传感器R1、芯片IC、电阻R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发光二极管LED3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用来养植物,又能够显示盆体内泥土的湿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1-植物、2-指示灯、3-翻盖、4-盆体、5-泥土、6-电池、7-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可以显示湿度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它由盆体、指示灯、湿度传感器、电池、控制电路构成;所述的盆体为圆台状,上端设有植物,右端设有指示灯和翻盖,内部设有泥土;所述的湿度设置在盆体的内壁,右端设有电池;所述的控制电路由湿度传感器R1、芯片IC、电阻R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发光二极管LED3组成。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盆体下端设有通孔,用于盛装泥土,当浇水过多时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漏出;所述的指示灯设为三个,从上到下分别为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1发红光,用于提醒人们盆体内水分过多,发光二极管LED2发绿光,用于提醒人们盆体内水分适中,发光二极管LED3发黄光,用于提醒人们盆体内水分不足;所述的翻盖过个转轴与盆体连接,用于方便更换电池;所述的电池与湿度传感器、指示灯和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用于给湿度传感器、指示灯和控制电路提供电能。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接通电源,湿度传感器R1检测盆体内壁的湿度,并将湿度信号经过三极管VT1放大传给芯片IC,芯片IC处理信息,并根据湿度信号的强度不同分别给出不同的信号,当湿度信号较弱时,芯片IC只会向三极管VT4发出一个信号,三极管VT4将信号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LED3发出黄光,当湿度信号适中时,芯片IC只会向三极管VT3发出一个信号,三极管VT3将信号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LED2发出绿光,当湿度信号较强时,芯片IC只会向三极管VT2发出一个信号,三极管VT2将信号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红光。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盆体内填上泥土,再种上植物,然后装上电池,我们就可以根据指示灯发出光的颜色浇水了,每当指示灯发出黄光浇水较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鉴莹,未经卢鉴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5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