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湿度环境的PM2.5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6206.2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进;肖玲君;田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湿度 环境 pm2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PM2.5监测仪,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高湿度环境的PM2.5监测仪。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研发准确性高、适应性广的监测仪器,以开展PM2.5的有效监测,对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PM2.5监测仪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空气PM2.5浓度的监测:(1)重量法:通过具有切割特性的采样器,抽取空气,使空气中PM2.5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纸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浓度。(2)空气β射线法:利用β射线衰减量测试采样期间增加的颗粒物质量。环境空气由采样泵经切割器吸入采样管,经过滤膜后排出。颗粒物沉淀在采样滤膜上,当β射线通过沉积有颗粒物的滤膜时,β射线能量衰减,通过对衰减量的测定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3)振荡天平法:当采样气流通过滤膜,其中的颗粒物沉积在滤膜上,滤膜质量变化导致振荡频率变化,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变化计算出沉积在滤膜上颗粒物的质量,再根据采样流量、采样现场环境温度和气压计算PM2.5浓度。(4)光散射法:通过测量颗粒物受光照射后所发出的散射光信号的大小来测量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然而,基于这些测量技术开发的PM2.5监测仪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重量法操作繁琐、费时、采样仪笨重、噪声大,不能立即给出测试结果;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光散射法监测仪均受湿度影响大,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引发仪器自我保护而停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度环境的PM2.5监测仪,以解决目前PM2.5监测仪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出现自我保护而导致停机的问题,保证PM2.5监测仪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湿度环境的PM2.5监测仪,包括
采样单元,该采样单元包括PM10切割器头、第一分离装置、除湿器、PM2.5切割器头和第二分离装置,所述PM10切割器头安装在第一分离装置前端;除湿器设置于第一分离装置外侧,且与其连通,用于对进入第一分离装置中的颗粒物进行除湿;PM2.5切割器头安装在第一分离装置后端,且与第二分离装置的前端连接;
测量分析单元,该测量分析单元包括探测器和β放射源,所述探测器与第二分离装置的后端连接,且β放射源与探测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承接PM2.5颗粒物的滤膜。
优选地,该PM2.5监测仪还包括有:
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流量调节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流量调节器通过流量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流量调节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流量调节器通过流量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PM10切割器头上安装有前罩和后罩,所述前罩和后罩之间设置有一防虫网。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离装置中安装有冲击室,该冲击室中设置有用于获取10‑2.5μm颗粒物的玻璃纤维滤膜。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滤膜上涂覆有硅油。
优选地,所述β放射源一侧设置有第一滚筒,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滤膜一端与第一滚筒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滚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筒上方还安装有一凸轮轴。
本实用新型在PM2.5监测仪第一分离装置外侧安装有一个除湿器,通过该除湿器快速去除进入到第一分离装置中的颗粒物上的水分,从而消除潮湿环境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滤膜通过β放射源两侧的滚筒带动,测量过程中无需移动滤纸,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高湿度环境下运行,具有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湿度环境的PM2.5监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前罩1、后罩2、防虫网3、PM10切割器头4、第一分离装置5、除湿器6、PM2.5切割器头7、第二分离装置8、冲击室9、玻璃纤维滤膜10、凸轮轴11、滤膜12、第一滚筒13、探测器14、β放射源15、第二滚筒16、压力传感器17、流量传感器18、流量调节器19。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6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软管试验平台
- 下一篇:气体置换法真密度仪及其气源预恒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