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椅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242.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崔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4/30 | 分类号: | A47C4/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椅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折叠椅,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折叠椅的连接结构。
日常常见的休闲折叠椅形式多样,但基本的结构包括椅架、椅布。如图1所示的一种折叠椅,椅架包括有两前杆1'和两椅背杆2'组成的四支撑杆,两相邻支撑杆之间均设有两交叉的支杆3'从而形成具有四个立面的椅架,各交叉的支杆3'的下端分别枢接在前杆1'、椅背杆2'底部的底座4'上,支杆的上端分别枢接在设于前杆1'、椅背杆2'上的枢接座5'上,椅布7'包括有椅座布71'、靠背布72'即扶手布73',靠背布72'车缝在椅座布上方与椅座布71'连成一体,椅座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位于四个枢接座5'上方,靠背布72'挂置在椅背杆2'上。利用各支撑架之间均有交叉的支杆间的展开或者收缩靠合实现支撑杆间的展开与收折,从而实现椅架的展开使用或是将其整体收折。
对于上述的折叠椅,椅座布四个边角处分布固定在四个枢接座上,扶手布的前端部分也是固定在前杆上,如图所示,对于在连接处,如图2所示,一般是在椅布上形成一可令前杆1'或椅背杆2穿过的连接孔70',为其能固定在杆件上,同时保护椅布布料,在连接孔上连接固定有铆扣,其包括公扣件81'和母扣件82'铆接而啮入布体中,在折叠椅中,椅布在穿透过杆件连接定位时,或是扶手布的一端在连接在前杆 1'时等,都需要在椅布中装设上铆扣,这样就增加了材料成本和加工工序,成本上大大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连接结构,且可使椅布连接稳固定位连接在椅架支撑杆上,同时保护椅布,其结构简单,可大大节约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椅的连接结构,椅布连接在折叠椅的支撑杆件上,椅布上设有供支撑杆件穿过的连接孔,在椅布的连接孔处上方车缝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中设有定位孔与椅布的连接孔对应,车缝线位于定位孔外。
所述的连接片的片体中部形成一凸起块,定位孔设置在凸起块中,而在凸起块外侧形成有可使车缝线定位连接的车缝槽。
所述的车缝槽为在连接片的至少一边缘上形成有一凸条,凸条对应片体的形状,凸条的内侧平行设有再一凸条,位于里侧的凸条位于凸起块外侧,里外两凸条之间就形成一车缝槽,而内侧凸条与凸起块之间也形成一车缝槽,在车缝槽中车缝上车缝线使连接片缝合固定至椅布上。
所述的车缝槽为在连接片的至少一边缘上形成有一凸条,凸条对应片体的形状,凸条的内侧平行设有再一凸条,位于里侧的凸条位于凸起块外侧,里外两凸条之间就形成一车缝槽,而内侧凸条与凸起块之间也形成一车缝槽,在车缝槽中车缝上车缝线使连接片缝合固定至椅布上。
所述的连接片为橡胶片。
所述的折叠椅的支撑杆中部上设有枢接座,支撑杆穿过枢接座,连接片位于枢接座上方。
所述的折叠椅的椅布包括有椅座布和扶手布,连接块车缝在椅座布的边角上或是扶手布的端部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连接结构,椅布在连接在椅架的各支撑杆上时,通过连接片实现连接定位,连接片直接车缝在椅布上,在椅布的连接孔上形成了一保护片,且连接片的支撑面相对于铆扣更大,增大了椅布在边角处的支撑面积,同时相对于铆扣,车缝上的连接片,可更具有节约材料成本和装设工序成本。
图1为现有的折叠椅整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椅布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椅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椅布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椅布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的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折叠椅的椅布上,以使折叠椅架上的椅布在椅架上连接定位。如图3所示的折叠椅,其包括有其包括椅架及连接其上的椅布。椅架结构包括有四根支撑杆,两位于前方并排的两前杆1以及位于后方并排的两椅背杆2,对于两前杆1与两椅背杆2组成的四根支撑杆中,两两相邻的两支撑杆之间设有两交叉的支杆3,支杆3的下端部分别枢接在各前杆1、椅背杆2底部的底座4上,支杆3的上端则分别枢接在一设置在前杆1、椅背杆2上的枢接座5上,枢接座5连接在前杆1和椅背杆2上,可在各杆件上设置定位孔定位枢接座在一定高度上定位。通过设置的交叉的支杆3,从而使两前杆1与两椅背杆2之间形成具有四个立面的椅架结构。其中,枢接座5可在前杆1、椅背杆2上滑动,故可通过枢接座5的活动作用,使前杆1、椅背杆2组成的椅架能实现展开和靠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2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椅子及其水杯承载机构
- 下一篇:新型隐藏式复位缓冲抽屉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