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位移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405.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译;梁向前;杨吉;王新娟;谭平;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润德爆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位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地表裂缝的宽度的自动位移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位移计主要有电阻式位移计、电容式位移计及光纤位移计。其中,电阻式位移计通过一个电阻应变计粘贴在弹性敏感元件上,将变化量转变成弹性元件的变形和应变,再通过电路输出为位移的电量,其缺点是在高温下及弹性元件非线性的影响下造成数据不准确;电容式位移计是通过一个可活动的极板与固定极板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使电容变化引起电量的变化,通过电路实现监测他们之间距离的变化,其缺点是产生的边缘相应影响测量结果以及电路、结构复杂;光纤位移计是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转化为电信号来判断物体的变化,其缺点是易受到环境光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位移计,可自动测量地表裂缝,且测量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位移计,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固定物,所述壳体内设有可轴向转动的柱形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固定物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底面的外表面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磁铁,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与所述磁铁接触或接近后产生脉冲信号的感应芯片,所述感应芯片连接有用于记录脉冲信号次数的控制电路。
所述转动轴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部分的外缘周长优选与多个所述磁铁围绕成的圆周的周长相等。
所述钢丝绳优选单层缠绕在所述转动轴上。
所述转动轴上可以设有用于所述钢丝绳缠绕的螺纹,相邻所述螺纹之间紧密排列。
圆周上相邻所述磁铁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mm。
所述感应芯片的设置位置可以与多个所述磁铁围绕成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感应芯片与圆周上与其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优选不大于所述感应芯片的感应距离。
所述转动轴可以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可以设有电源输入端子。
所述壳体可以为圆柱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壳体及固定物固定设置在被测区域的两端,并保持钢丝绳拉直,当被测区域的地表出现裂缝时,壳体及固定物做相互远离的相对运动,钢丝绳拉动转动轴转动,感应芯片相继与磁铁接触或接近,产生脉冲信号,通过控制电路对脉冲信号的记录即可计算出地表裂缝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测量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测量结果不受环境、温度及技术手段的影响。
由于转动轴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部分的外缘周长与多个磁铁围绕成的圆周的周长相同,使得地表裂缝的宽度、钢丝绳拉动的位移与磁铁围绕的圆周的转动位移相同,通过测量圆周的转动位移来测量地表裂缝的宽度,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位移计,包括壳体2及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固定物7,所述壳体内设有可轴向转动的柱形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上缠绕有钢丝绳1,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固定物固定连接,使用时,保持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物之间的钢丝绳拉直,所述转动轴的底面的外表面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磁铁6,该圆周可以为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的任一圆周,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与所述磁铁接触或接近后可产生脉冲信号的感应芯片5,所述感应芯片连接有用于记录脉冲信号次数的控制电路4。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用于缠绕钢丝绳的部分的外缘周长与多个所述磁铁围绕成的圆周的周长相等,以使得在固定物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钢丝绳拉直的情况下,钢丝绳拉动的位移与所述磁铁围绕成的圆周的转动位移相同。为减小钢丝绳拉动的位移与圆周的转动位移之间的误差,所述钢丝绳优选单层缠绕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上可以设有用于所述钢丝绳缠绕的螺纹,相邻所述螺纹之间紧密排列,以防止缠绕在所述转动轴上的钢丝绳松散或左右滑动,进而增大测量误差。
优选地,圆周上相邻所述磁铁之间的距离为1mm,使磁铁围绕的圆周每转动1mm,所述感应芯片产生一个脉冲信号,即所述钢丝绳每拉动1mm,所述感应芯片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使测量误差不超过1mm,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润德爆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润德爆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配电柜间歇放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双面碟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