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643.X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雷涛;彭园;张世权;程华旸;张虹;卢庆;肖忠;雍泾;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3/352 | 分类号: | G21C3/352;G21C15/24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燃料 组件 具有 性能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属于压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定位格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压水堆核电站常用的燃料组件由若干燃料棒、导向管、定位格架及上下管座等组成。定位格架作为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一是夹持燃料棒使其定位,二是搅混流体以提高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
传统的定位格架在其顶端设置有搅混翼结构,在条带十字交叉处纵横交替布置,对应于每个子通道,将会形成子通道内部对流体的涡旋交混以及子通道之间的横向流交混。然而,每个十字交叉处只有一对撕裂式搅混翼,由其产生的子通道内部的交混作用非常有限,从而也限制了定位格架甚至整个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更强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该定位格架采用增加辅翼的形式,布置在与原有主翼所在条带垂直的另一片条带上,对子通道内部的流体形成更强的交混作用,从而增强整个定位格架的交混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包括由若干片内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在内条带之间的每个十字交叉处都设置有一对主翼,且每对主翼以对应的十字交叉点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与每个主翼所在内条带垂直的另一片内条带上设置有辅翼,所述辅翼的弯折方向与对应的主翼的弯折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辅翼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主翼的尺寸。辅翼是起辅助作用的,对子通道内部的流体形成更强的交混作用,尺寸需要小于或者等于主翼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每相邻的十字交叉点之间的内条带上设置有刚凸或者弹簧。刚凸通过冲压等工艺制造,实际上是将内条带直接冲压出刚凸,在与其相对的内条带上设置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辅翼中相邻的辅翼之间的距离小于格架中相邻的十字交叉点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辅翼以对应的十字交叉点为中心对称设置。为保证辅翼对流体的交混效果,特别将辅翼沿着对应的十字交叉点对称设置,增加旋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辅翼结构,对主翼搅混流体的作用形成辅助配合,增强了子通道内部的涡旋交混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格架及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
(2)、由于辅翼尺寸小于或者等于主翼,因此,格架下游截面仍具有主翼引导的整体横向流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内条带;2—主翼;3—刚凸;4—辅翼;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交混性能的定位格架,包括由若干片内条带1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在内条带1之间的每个十字交叉处都设置有一对主翼2,且每对主翼2以对应的十字交叉点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与每个主翼2所在内条带1垂直的另一片内条带1上设置有辅翼4,所述辅翼4的弯折方向与对应的主翼2的弯折方向垂直。搅混系统采用主翼2加辅翼4的形式,增强了对流体的交混作用,从而使格架具有更强的交混性能。内条带1交叉构成若干个框型的结构,该框型结构成为栅元,核燃料棒穿过栅元内部。
所述辅翼4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主翼2的尺寸。辅翼4只是在功能上起辅助作用,有主次之分,若是尺寸大于主翼2的尺寸,容易导致通道内部的涡旋交混性能发生方向性变化,影响工作效率。
所述每相邻的十字交叉点之间的内条带1上设置有刚凸3,刚凸3对面的内条带1上设置有弹簧5。刚凸3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弹簧5卡设在刚凸3对面内条带1的中央,起着弹性支撑作用。
所述辅翼4中相邻的辅翼4之间的距离小于格架中相邻的十字交叉点之间的距离。相邻的辅翼4之间的距离太大,不利于配合与之对应的主翼2发挥作用,影响流体的交混性能。
所述辅翼4以对应的十字交叉点为中心对称设置。呈对称设置,能够在对流体的交混过程中,旋流稳定,不会出现局部不稳的现象,增加核反应堆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辅翼4设置的位置更靠近十字交叉点,增加通道内部的涡旋交混性能,具体的位置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基体表面Al-Mn合金防护镀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箱用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