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语音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0751.9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南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语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语音喇叭,特别是一种车用语音喇叭。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813520U于2011年4月27日公开一种小型扬声器,包括壳体、扬声单元,扬声单元镶嵌于壳体上,且壳体上设有通孔,扬声单元引出的导线穿过壳体的通孔与外部电源部件连接,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夹槽与夹板,扬声单元引出的导线固定于夹槽上,且导线安置于夹板两侧而延伸至通孔。据称,该结构的扬声器不仅使导线定位牢固,防止导线在定位腔松脱,从而有效防止导线断裂,而且可使导线设有的驳口处在夹板处分开而固定于夹板两侧,避免导线出现短路的现象,有效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但是,该扬声单元仅能满足发出音量较小的蜂鸣声音,不可作为播放语音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合理、耗电量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播放语音提示的车用语音喇叭,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车用语音喇叭,包括前侧设有集音腔的发声单元、音头及外壳,其结构特征是发声单元后侧设有音头凹腔,音头安装在音头凹腔上,集音腔与音头凹腔通过集音孔连通;所述音头由发音胶片与压电陶瓷发音片贴合而成,所述发音胶片的截面为圆锥状。
所述发音胶片的外缘通过连接胶固定在音头凹腔上。
所述发音胶片贴合在压电陶瓷发音片的中心部,发音胶片的直径大于压电陶瓷发音片的直径。
所述集音腔的底部平齐或设有上凸的圆环,音头凹腔的底面平齐。
所述集音孔位于集音腔的中心部,集音腔四周还均布有扩音孔。
所述集音腔上还设有反射板,反射板内侧设有一内凹的反射腔。
所述反射板内侧设有支撑脚,支撑脚固定连接在集音腔设置的定位部上。
所述发声单元的音头凹腔套接在外壳内,发声单元的侧壁设置有与外壳 开口相接的定位凸边。
所述发声单元与外壳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音头采用了圆锥状的发音胶片,使音头的声音更大,音质更清晰、清脆,同时音头可用于播放语音使用。发声单元与外壳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无需采用粘结胶水,安全环保,且简化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其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低、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又一方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音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车用语音喇叭,包括前侧设有集音腔3.5的发声单元3、音头2及外壳1,其发声单元3后侧设有音头凹腔3.2,音头2安装在音头凹腔3.2上,集音腔3.5与音头凹腔3.2通过集音孔3.3连通;所述音头2由发音胶片2.2与压电陶瓷发音片2.1贴合而成,所述发音胶片2.2的截面为圆锥状。
进一步地,发音胶片2.2的外缘通过连接胶固定在音头凹腔3.2上。发音胶片2.2贴合在压电陶瓷发音片2.1的中心部,发音胶片2.2的直径大于压电陶瓷发音片2.1的直径,以保证音头的声音更响亮,音质更清晰、清脆,满足播放语音的使用要求。其中,发音胶片2.2及连接胶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符合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集音腔3.5的底部平齐或设有上凸的圆环(本实施例优选为后者),音头凹腔3.2的底面平齐。集音孔3.3位于集音腔3.5的中心部,集音腔3.5四周还均布有扩音孔3.4,扩音孔可增加语音喇叭的集音效果,使之更加响亮。
进一步地,集音腔3.5上还设有反射板4,反射板4内侧设有一内凹的反射腔4.2。反射板4内侧设有支撑脚4.1,支撑脚4.1固定连接在集音腔3.5设置的定位部3.6上。该设计同样可有效增强语音喇叭的集音效果,使语音喇叭的声音更洪亮清脆,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发声单元3的音头凹腔3.2套接在外壳1内,发声单元3的侧壁设置有与外壳1开口相接的定位凸边3.1。发声单元3与外壳1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两者的装配无需采用粘结胶水,安全环保。
进一步地,外壳1上还设有安装部1.1,便于报警喇叭的安装。
本产品尤其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
概而言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南,未经刘学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0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