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自救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1304.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安力 |
主分类号: | B63C11/20 | 分类号: | B63C11/2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自救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器,特别是一种水下自救呼吸器。
背景技术
对于在水中游泳者来说,无论是初学者或者是识水性者,以及一些临水作业的工作,均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即无论何种原因,一旦使人没入水下过久,对于不会游泳或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及时上升到水面呼吸空气时,则使人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合适的水下自救呼吸器,使人在水下发生意外时,利用这种器具即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而维持人的正常呼吸,不至于被水窒息而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人在水下发生意外时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而维持人的正常呼吸的水下自救呼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自救呼吸器包括呼吸排水器、气管和浮子,所述呼吸排水器为一个设有三个通气口的三通构件,分别为排气口、进气口和呼吸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排水单向阀,进气通道中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接,所述浮子固定在气管的另一端上。
使用本水下自救呼吸器,当出现人在水下发生意外时,及时将呼吸口处咬嘴放入口部咬住,放开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端就会在浮子的浮力作用下快速上升至水面,即可进行正常呼吸以达到自救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浮子圆球状,中间设有贯通孔,所述气管端部穿过贯通孔至另一侧,所述浮子下方的气管上固定有坠块。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所述气管的进气口可靠地保持垂直向上,避免倒向水中影响正常呼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呼吸口上设有咬嘴,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呼吸排水器可靠地含住,防止脱落。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呼吸排水器具体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实用新型呼吸排水器具体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实用新型呼吸排水器俯视图;
附图5为附图4 A-A剖视图;
附图6为实用新型咬嘴具体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实用新型咬嘴具体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8为单向阀另一具体实施例外观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单向阀另一角度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10为单向阀另一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水下自救呼吸器包括呼吸排水器1、气管2和浮子3,所述呼吸排水器1为一个设有三个通气口、中间设有联通腔的三通构件,三个通气口分别为排气口101、进气口102和呼吸口103,所述排气口101上设有排气排水单向阀5,进气通道中设有进气单向阀6,所述气管2的一端与进气口102连接,所述浮子3固定在气管2的另一端上,进气单向阀6可以设置在气管2中或呼吸排水器1的进气口102上,所述呼吸口103上优选设有咬嘴4,如图1、6、7所示,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呼吸排水器可靠地含住,防止脱落。如图5所示,单向阀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在所述呼吸排水器1的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上各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孔8分别构成排气口101和进气口102,通孔8优选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列,所述隔板7上气流下游侧对应排气口101和进气口102的位置设有弹性膜片9,即对于排气口101,弹性膜片9设置在联通腔的外侧壁上并将排气口101覆盖住;对于进气口102,弹性膜片9设置在联通腔的内侧壁上并将进气口102覆盖住,由此分别构成排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6。所述浮子3可以是任意形状,本具体实施例中浮子3为圆球状,中间设有贯通孔8,所述气管2进气端部穿过贯通孔8至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所述浮子3下方的气管2上固定有坠块10。可以使得所述气管2的进气口102可靠地垂直向上,避免倒向水中影响正常呼吸。
如图8-10所示,本呼吸器中单向阀的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单向阀设有一个筒状壳体11,壳体11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壳体11内腔中设有活塞状阀瓣12和压缩弹簧13,所述压缩弹簧13套设在阀瓣12的阀瓣12杆部将阀瓣12推向进口一侧,所述壳体11内腔进口一侧设有与阀瓣12端面密封配合的密封面由此构成单向阀。
使用本水下自救呼吸器,当出现人在水下发生意外时,及时将呼吸口103处咬嘴4放入口部咬住,放开气管2,所述气管2的进气端就会在浮子3的浮力作用下快速上升至水面,即可进行正常呼吸以达到自救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安力,未经陈安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1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