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壳卡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1798.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旭;杨镇宗;李日升;李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固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机壳卡固结构,适用于可拆卸地电池盖,兼顾高可靠度与防水效果,且结构简易而制作成本较低。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可携式电子装置会与可拆换的二次电池搭配使用,因此电子装置即包括机壳及可拆卸地电池盖,两者之间需要有稳固耐用的卡固结构,为了提高可携式电子装置对于环境的耐受度,也需要考虑机壳的防水问题。
在中国台湾第I352444号发明专利案中,其电池盖(1)与机壳(2)之间利用卡锁(4)加以固定,其中机壳(2)开设有通孔(221)连通于机壳(2)内部的电子零件容室,由于前述结构并非防水结构,为了加强机壳(2)的防水性(特别是对应通孔处),必须在机壳的通孔内另外设置复杂的防水机构,而且后续还必须进行防水性测试,因此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中国台湾第I358147号发明专利案则公开一种将通孔设置于机壳(300)和盖体(100)之间的锁固结构,其将卡锁(200)枢设于盖体(100),卡锁(200)的卡扣件(201)再与壳体(300)的卡合部(316)卡合。为了将卡锁(200)加以锁定,必须透过弹性件(202)施加扭力于卡扣件(201)来达成,但由于卡扣件与弹性件的尺寸趋于小型化,弹性件与卡扣件之间的安装难度也随之上升,同时也会增加零件的数量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精简的零组件实现良好卡固性能和防水性的机壳卡固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其包括壳体、电池盖、卡榫及迫抵部件。该壳体具有机壳背板,该机壳背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该机壳背板的第一侧构成电子元件容室,该机壳背板的第二侧则构成电池容室和卡扣部。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机壳背板的第二侧,且该电池盖具有对应于该机壳背板的卡扣部的枢接部。该卡榫枢设于该电池盖的枢接部并具有扣抵部、外露的操作部及至少一个抵接部,该卡榫能够在卡固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枢摆,当该卡榫位于卡固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成扣接关系,当该卡榫位于开启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即脱离扣接关系。此外,该迫抵部件用于选择性地迫抵卡榫的抵接部或扣抵部而将卡榫定位于卡固位置或开启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池盖枢设卡榫,因此机壳背板不必开设通透的开孔,确保机壳背板具有较佳的防水性,组装完成后也不需进行防水测试;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迫抵部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卡固性能,且结构较为精简,因此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及组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机壳背板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沿着3-3线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卡固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沿着4-4线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卡固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开启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开启位置。
(符号说明)
10…壳体 21…枢接部
11…机壳背板 22…定位框
111…第一侧 221…通孔
112…第二侧 222…枢槽
12…电子元件容室 23…定位件
13…电池容室 24…侧壁
14…卡扣部 25…闸板
141…第一隔板 30…卡榫
142…第二隔板 31…扣抵部
143…连接板 32…操作部
144…卡扣段 33…抵接部
145…卡扣区 34…枢轴端部
15…密封条 41…第一凸部
151…剖槽 42…第二凸部
20…电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包括壳体10、电池盖20、卡榫30及迫抵部件,该机壳卡固结构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1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微细空间内形成功能部分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