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吸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558.9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蒋家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吸样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层吸样针。
背景技术
在微量物质检测领域,微量采样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吸样针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微量液体采样的装置,适用于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检测设备。现有技术的吸样针,是一根极细的针管,与注射器(特别是定量注射器)配合使用,可以抽取微量液体。由于吸样针的针管极细,当针尖刺入密封容器(如试剂瓶)进行液体采样处理时,其针管边缘紧贴密封容器,无空气渗入,由于容器外部气压的作用,吸样针抽取液体很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吸样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样针刺入密封容器采样时抽取液体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吸样针,包括内针管和套在所述内针管外侧的外针管,所述外针管与所述内针管之间形成一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针管的下端为弯钩形的针尖,其上端设有一托手,所述托手内设有一针管接头,用于将所述内针管连接至一注射器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外针管的侧壁上靠近所述针尖处设有一个以上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针管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托手处设有一个以上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针管下端与所述内针管的连接处形成一环形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吸样针,有效减轻了气压对液体抽取过程的影响,使得液体抽取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内针管,2、外针管,3、空腔,4、托手,5、针管接头;
11、针尖,12、针孔;
21、通孔,22、通孔,23、环形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一种双层吸样针,包括内针管1和套在内针管1外侧的外针管2,外针管2与内针管1之间形成一空腔3,其横截面积很小,只要确保空气可以通过即可。
内针管1的下端为一弯钩形的针尖11,针尖11上设有一针孔12。针尖11为弯钩形状,使得针尖在刺入密封容器(该容器封口处为橡胶塞)时,其针孔12 不会正对密封容器的橡胶塞,防止橡胶塞破损的部分堵塞针孔12、
内针管1的上端设有一托手4,托手4内设有一针管接头5,用于将内针管1连接至一注射器接头(图未示)。
外针管2的侧壁上靠近针尖11处设有一个以上通孔21,外针管2的侧壁上靠近托手4处设有一个以上通孔22,从而使得空气得以流通,确保空气可以通过空腔3进入密封容器内部。必要时,通孔21还可以连接一导管(图未示),用于为空腔3中提供空气或者提供洗涤液体。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导管可以用于确保密封容器内外的气压平衡;在工作结束后,导管可以使得内针管1、外针管2及其二者之间的空腔3清洗干净。
外针管2下端与内针管1的连接处形成一环形斜面23,该环形斜面23为光滑的金属材料制成,确保外针管2与内针管1可以一起顺利地刺入密封容器(图未示)中。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将内针管1顶端的针尖11刺入密封容器,外针管2的通孔22也进入密封容器内部,从而使得密封容器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外针管2上的通孔21、空腔3、通孔22导入密封容器,使得密封容器内外气压平衡。然后,用注射器与内针管1配合,抽取密封容器内的液体,外部气压不会对抽取过程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使得抽取过程更加容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磐合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