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类清扫簸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559.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盖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盖伦 |
主分类号: | A47L13/52 | 分类号: | A47L13/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类 清扫 簸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分类清扫簸箕。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洁工人在对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清扫时,经常使用簸箕暂时存放清扫的垃圾,从而减少往返清扫处与垃圾桶之间的次数。可是现有的簸箕在暂时存放垃圾时,不能对清扫的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使清洁工人只能将簸箕中的垃圾倾倒出来后,再进行分类,使用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分类清扫簸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类清扫簸箕,包括簸箕(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簸箕(1)的后端固定有箱体(2),所述簸箕(1)与箱体(2)的内腔相通,在所述箱体(2)内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箱体(2)的内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体,在所述箱体(2)的顶板前端并排插有两块竖向挡板(4),当挡板(4)落下时,将左右两个腔体的前端封闭,在所述箱体(2)的后端竖向固定有把手(6)。
采用上述结构,在簸箕后端固定内腔与簸箕相通的箱体,并且箱体的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体,每个腔体前端均设有挡板,使清洁工人在使用簸箕进行清扫作业时,可以将清扫的垃圾分类暂存在簸箕后端的不同腔体内,倾倒簸箕中的垃圾时,也可以将两个腔体内的垃圾分别倾倒,使用十分方便。
在所述挡板(4)的上端固定有拉环(5),在所述拉环(5)上固定有拉绳(7),所述拉绳(7)的上端固定在把手(6)的上端,这样设置拉环和拉绳,使挡板可以便捷地打开,使用更加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簸箕后端固定内腔与簸箕相通的箱体,并且箱体的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体,每个腔体前端均设有挡板,使清扫时的垃圾可以分类暂存在箱体内,使用十分方便,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和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簸箕1、箱体2、隔板3、挡板4、拉环5、把手6和拉绳7,其中簸箕1的后端固定有箱体2,所述簸箕1的后端和箱体2的前端均敞口,使簸箕1与箱体2的内腔相通。在所述箱体2内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箱体2的内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体。在所述箱体2的顶板前端并排插有两块竖向挡板4,当挡板4落下时,将左右两个腔体的前端封闭。在所述箱体2的后端竖向固定有把手6,在所述挡板4的上端固定有拉环5,在所述拉环5上固定有拉绳7,所述拉绳7的上端固定在把手6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盖伦,未经吴盖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裁床的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档牛肉的宰后排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