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779.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记录 动力 试验 锤击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原位测试中记录锤击数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记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分为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两种。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的阻抗。如将探头换为标准贯入器,则称标准贯入试验(SPT)。
在上述各动力触探试验中,都需要记录每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绝大多数试验情况下,记录锤击数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完成,不但过程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且监督检查困难。因此,如何克服手工记录锤击数结果的准确性已成为许多岩土工程师和建设各方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独立地检查和验证手动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工程上迫切需要一种能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工具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各动力触探试验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装置,它包括设置在锤垫上的基座,其中锤垫下部为探杆,基座上部为穿心锤;在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激光红外计数器和激光红外测距仪,激光红外计数器发出的激光红外线朝向穿心锤,激光红外测距仪发出的激光红外线朝向地面;且所述的激光红外计数器和激光红外测距仪与数据存储器相连接。
数据存储器通过天线、USB接口或者电缆与计算机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各动力触探试验中人工记录锤击数的繁琐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客观,连续地记录和监测试验的全过程。具有设备简便,客观高效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装置,它包括设置在锤垫3上的基座2,其中锤垫3下部为探杆4,基座2上部为穿心锤1;在基座2上设置激光红外计数器5和激光红外测距仪6,激光红外计数器5发出的激光红外线朝向穿心锤1,激光红外测距仪6发出的激光红外线朝向地面;且所述的激光红外计数器5和激光红外测距仪6与数据存储器8相连接。数据存储器8通过天线7、USB接口或者电缆与计算机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激光红外计数器5、激光红外测距仪6、通过电缆9与数据存储器8相连接,共同固定于基座2上,该基座固定在锤垫3上,并与探杆4相连。该测距仪及计数器通过激光红外线10,实现测距及计数工作。
在开始实施动力触探前,先根据需要调好测距仪档位。不同的档位设置为不同的计数规则。即“1档”对应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计数规则,测距仪(也即基座,下同)每下降30cm记录一次所需的锤击数N;“2档”对应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计数规则,测距仪每下降10cm记录一次所需的锤击数N ;“3档”对应标准贯入试验计数规则,测距仪下降15cm 后,开始记录基座每下降 10cm 所需的锤击数N1 、N2,N3;累计下降 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人试验锤击数N=N1+N2+N3。若当锤击数已达 50 击,而基座下降高度未达 30cm 时,则记录 50 击的实际贯人深度Δh,并自动按式N=30×(50/Δh)换算成此次标准贯人试验锤击数N,终止试验。调整好档位后,测距仪6即开始工作,并按照上述规则激发计数器5工作。计数器5发射激光红外线,当穿心锤向下运动接触到位于穿心锤垫3上的基座2时,计数器计数一次。当达到预定下降高度时,计数器关闭并重新启动新一轮计数工作。测距仪6及计数器5将数据通过电缆9传输到便携式数据存储器8中,数据存储器8通过天线7将信号传输到远程计算机11中。如果不用天线7发射,也可以用移动存储器拷贝至计算机11中,即实现了自动记录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