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362.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启鸿;洪培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结构 及其 可携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尤指一种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的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铰链(Hinge)主要系设于两物体的间,使两物体能做某一角度的枢转(pivotal rotation),因此通常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电子辞典等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也就是说,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为分别具有本体及上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藉由具有屏幕的上盖连接本体的铰链,使上盖可相对于本体掀起或盖合的操作。
在习知技术中,上盖与本体的电子装置仅以铰链连接,线材须从本体主机板藉由铰链连接至上盖的屏幕,才得以将讯号传输至屏幕。然而在电子装置尺寸不断朝轻薄趋势发展下,如何避免电子线路不受铰链阻碍,以及影响布线格局及美观下,在在考验业者的设计能力。也由于电子商品发展趋势系朝向轻薄、短小,因此使得上盖与本体间的电子线路的串连设计显得相当不易。也就是说,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均在变小的情况下,铰链结构也在缩小,因此线材路径如何布局,以防止电子线路缠绕于铰链上,或者是避免线路受损或铰链作动不顺等问题,均考验着相关业者的智慧。
习知技术如美国公开第2011/0242756号的「具有中空枢轴的计算机」,即揭露一种电子线材穿过铰链的设计。如该美国公开第2011/0242756号专利的中空枢轴包含有固定承架、攫取部、摩擦部以及枢转承架。攫取部与另一端形成有若干定位孔的固定承座一体成形制成,使固定承架具有较佳的刚性。摩擦部可转动地套设于攫取部上,以形成扭力。形成若干定位孔的枢转承架延伸于摩擦部一侧,供与电子商品的上盖(图未绘示)固接。固定承座则与电子商品的本体(图未绘示)固接。此外,攫取部中形成有枢轴孔,供一或以上的电子线材(图未绘示)穿设。
然而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必须先将电子线材(缆线)穿过中空枢轴,再进行连接器(未绘示)与电子线材的焊接作业。由于穿过线材的铰链,除了焊接连接器的过程中造成不便外,更使焊接自动化不易及工时增加等成本的垫高。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为解决习知铰链与电子线材由不同的制造商设计而产生组装不易的问题,特别设计出一种整合设计方案,以利可携式电子产品朝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可轻易地将具有电连接器的缆线置入铰链结构内部,以便利于组装于终端产品上,如此可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结构,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该铰链结构包含一第一定位件及一第二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一端具有数个第一定位部,另一端形成有一狭槽的一枢轴部、盖合该狭槽的一盖体,以及形成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之间的一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使该盖体定位于该枢轴部上,该盖体与该枢轴部成对称设置,该盖体与该枢轴部各形成有对应的一容置槽,使该枢轴部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缆线通道;该第二定位件一端具有一套筒部,另一端具有数个第二定位部,其中该套筒部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上。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一卡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二卡合部,每一该第一卡合部与该枢轴部的该容置槽相邻,每一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盖体的该容置槽相邻,该第一卡合部及该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以限制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的径向位移。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一端缘的凸轨,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二端缘的凹槽,该凸轨与该凹槽相互卡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一端缘的凹槽,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二端缘的凸轨,该凹槽与该凸轨相互卡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卡合结构另包含设于该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及该第四卡合部相互卡合,以限制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的轴向位移。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一端缘外壁的凸出部,该第四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二端缘外壁的凹入部,该凸出部与该凹入部相互卡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一端缘外壁的凹入部,该第四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二端缘外壁的凸出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相互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