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大棚环境参数自动采集和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5140.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许秀英;张福军;黄操军;朱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0 | 分类号: | G08C1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环境参数 自动 采集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农业检测领域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规模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温室大棚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实现对果蔬的种植。但是,随着温室大棚的面积在逐渐扩大,被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大棚的管理者为了知道大棚内环境参数情况,只能通过人工统计和记录。这种方式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不准确,经常会发生漏检的情况,导致大棚内环境参数发生变化而管理者却不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环境参数自动采集和传输装置,该种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均很低,能够自动实现对农作物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农业大棚环境参数自动采集和传输装置,包括若干个下位机和一台上位机,所述下位机由依次连接的氧气传感器、水分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无线发射天线、MAX186A/D转换模块、STCS852单片机以及APC250无线发射模块构成,其中,上述元件均位于一个带有底部磁铁吸盘的壳体内;所述上位机由APC250无线接收器、STCS851单片机、HD7710GPRS模块、MAX232通讯模块以及控制继电器驱动模块连接后构成;所述若干个下位机中的APC250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上位机中的APC250无线接收器之间采用无线数据的数据流双向传递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本装置的若干个下位机通过底部磁铁吸盘安装在大棚的顶部,下位机中的单片机控制本身的各种传感器自动采集环境参数,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APC250模块在大棚内短距离传输至大棚内上位机中的APC250无线接收器。由上位机中的单片机分别通过HD7710GPRS模块利用G网实现无线传输,利用MAX232通讯模块实现有线传输。本种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均很低,能够自动实现对农作物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准确的传输到远端的控制中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位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位机的组成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位机的组成框图。
图中1-壳体,2-水分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底部磁铁吸盘,6-无线发射天线,7-氧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种农业大棚环境参数自动采集和传输装置,包括若干个下位机和一台上位机,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下位机由依次连接的氧气传感器7、水分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3、无线发射天线6、MAX186A/D转换模块、STCS852单片机以及APC250无线发射模块构成。其中,上述元件均位于一个带有底部磁铁吸盘5的壳体1内;所述上位机由APC250无线接收器、STCS851单片机、HD7710GPRS模块、MAX232通讯模块以及控制继电器驱动模块连接后构成;所述若干个下位机中的APC250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上位机中的APC250无线接收器之间采用无线数据的数据流双向传递方式连接。
具体实现时,氧气传感器可以选用MAX250E型氧气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可以选用TR-5水分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选用HM1500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AD590型温度传感器。
具体使用前,将本装置的若干个下位机通过底部磁铁吸盘安装在大棚的顶部,调试好各个传感器以及上位机,即可通过下位机中的单片机控制本身的各种传感器自动采集环境参数,而集中传输到上位机后再通过G网实现无线传输或通过缆线实现有线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5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龙果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再生吐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