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5143.7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岳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B60T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起重机工作时负载较重,且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例如,用于地震灾区、山体滑坡等场合下,为了保障起重机的使用安全,目前部分起重机配置了固定支脚和支脚板。
固定支脚和支脚板用于起重机起重时辅助支撑起重机。由于支脚板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障了起重机起重过程作业安全。
然而,对于未设置固定支脚和支脚板的起重机来说,例如,铰接式轮胎起重机,起重过程中仅仅依靠轮胎与地面接触,不能保障起重机起重过程的作业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起重过程中提高起重过程的作业安全的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定位部,支撑部用于支撑于地面上,定位部设置于支撑部上且用于支撑轮胎,支撑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定位部与支撑部的接触面积。
其中,支撑部为板状结构,定位部凸出支撑部设置。
其中,定位部位于支撑部的中间位置,支撑部的从定位部两侧延伸出的部分相对于定位部对称设置。
其中,定位部包括与轮胎的胎面匹配的弧形支撑面。
其中,定位部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凸缘,一对第一凸缘分别沿轮胎的转轴方向凸出设置于弧形支撑面的两侧,以防止轮胎沿转轴方向侧向滑出弧形支撑面。
其中,定位部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二凸缘,一对第二凸缘分别沿轮胎的滚动方向凸出设置于弧形支撑面的两端,以防止轮胎沿滚动方向滚出弧形支撑面。
其中,定位部进一步包括斜坡面,以允许轮胎通过斜坡面进出弧形支撑面。
其中,定位部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三凸缘,一对第三凸缘分别沿轮胎的转轴方向凸出设置于斜坡面的两侧,以防止轮胎沿转轴方向侧向滑出斜坡面。
其中,支撑部和定位部一体成型或直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具有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的支撑部,当起重机的轮胎承载于辅助支撑装置上时,轮胎通过辅助支撑装置与地面接触,使得起重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起重机起重过程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应用图1所示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承载轮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1和定位部2。支撑部1用于支撑于地面上,定位部2设置于支撑部1上且用于支撑轮胎3。支撑部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定位部2与支撑部1的接触面积。
具体来说,支撑部1为板状结构,其底面与地面接触。定位部2自支撑部1顶面的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因此支撑部1具有关于定位部2对称设置的两翼部(未标示)。
本实用新型对支撑部1和定位部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优选地,支撑部1和定位部2采用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实际应用中,支撑部1和定位部2也可以分别成型后再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定位部2包括弧形支撑面21、一对第一凸缘22、一对第二凸缘23、斜坡面24和一对第三凸缘25。
轮胎3承载于弧形支撑面21中。优选地,弧形支撑面21的形状与轮胎3的胎面互相匹配,从而避免具有该轮胎的起重机在起重作业过程中轮胎3在弧形支撑面21中沿轮胎3的滚动方向发生窜动。
一对第一凸缘22分别沿轮胎3的转轴方向凸出设置于弧形支撑面21的两侧,以防止轮胎3沿转轴方向侧向滑出弧形支撑面21。
一对第二凸缘23分别沿轮胎3的滚动方向凸出设置于弧形支撑面21的两端,以防止轮胎3沿滚动方向鼓出弧形支撑面21。
斜坡面24连接支撑部1的顶面和一第二凸缘23,以允许轮胎3通过斜坡面24进出弧形支撑面。
一对第三凸缘25分别沿轮胎3的转轴方向凸出设置于斜坡面24的两侧,对通过斜坡面24进入弧形支撑面21中的轮胎3进行导引,并防止轮胎3在进入弧形支撑面21之前侧向滑出斜坡面24。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轮胎的辅助支撑装置具有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的支撑部1,当起重机的轮胎3承载于辅助支撑装置上时,轮胎3通过辅助支撑装置与地面接触,使得起重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提高起重机起重过程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5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合成终端及其方法
- 下一篇:动画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