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钻杆用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6630.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咏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钻杆用夹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钻机在提钻杆时,通常需要用手握住钻杆交替连续向上拔出,但如果钻杆较长、较重,工人的单手拿不住钻杆,则需要多个工人反复换手才能将钻杆从钻孔中取出,并需付出较大的体力。如果在拔出钻杆的过程中需要休息,工人也需要用力握住钻杆,不能让钻杆掉落入钻孔中,如果没能握住钻杆,让钻杆掉落入钻孔中,则还需重新用手拔钻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节省体力,让人轻松完成地质取样工作,帮助工人快捷、方便地将便携式钻机的钻杆拔出钻孔的提钻杆用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提钻杆用夹持器,包括基座和夹持套,基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夹持套定位孔,夹持套定位孔的下部为圆柱形空腔,夹持套定位孔的中部为底端小、顶端大的圆台形空腔,所述夹持套的下部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圆柱形空腔内,夹持套侧壁的中部沿径向环绕设有一圈多个钢珠卧孔,每个钢珠卧孔内分别设有一个钢珠,每个钢珠朝里的球面凸出于夹持套的内侧壁,每个钢珠朝外的球面与圆台形空腔的侧壁相贴,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压盖,压盖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夹持套向上穿过压盖中部的通孔,夹持套中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轴肩台,轴肩台的上端面与压力弹簧的底端相贴,压力弹簧的顶端顶在压盖上,压盖顶端的外侧边缘处设有铰接支座,铰接支座与横翘杆的中部铰接相连,横翘杆的里端与所述夹持套的上部铰接相连,横翘杆的外端与立拉杆的顶端铰接相连,立拉杆的底端与脚踏板的里端铰接相连,脚踏板的外端搭放在所述基座的下部或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圆环形的凸台,凸台与圆柱形的套筒的下部插装相连,底板上位于圆环形的凸台内的中部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套筒同圆心设置,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套筒的内孔孔径,所述夹持套定位孔位于套筒内,所述压盖固定在套筒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其中所述压盖包括压板,压板下端面的中部与压环的顶端固定相连,,所述压力弹簧的顶端顶在压环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其中所述夹持套外侧壁的顶端采用螺纹连接旋装有夹持套帽,所述横翘杆包括横杆段,横杆段的里端与半圆弧形的叉杆的中部固定相连,叉杆的前端与所述夹持套帽的前侧中部采用前转销轴相连,叉杆的后端与所述夹持套帽的后侧中部采用前转销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其中所述钢珠卧孔位于所述轴肩台的侧面的中部,所述钢珠的数量为4-12个,所述圆台形空腔的圆锥角为10°-40°。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在使用时,负责拔起钻杆的人员可将夹持套套装在需要提出钻孔的钻杆上,然后用脚向下踩踏脚踏板,让脚踏板的里端向下摆动,拉动立拉杆向下运动,立拉杆又向下拉动横翘杆的外端,横翘杆的里端则向上摆动,并推动夹持套向上运动,夹持套带动一圈钢珠向上运动,由于圆台形空腔的底端小、顶端大,当钢珠向上运动时,钢珠得以远离中心位置,从而可以让一圈钢珠的里端不会卡住钻杆的侧壁,此时工人可以用双手向上拔起钻杆;当人的双手握着钻杆上升到高位,人的脚可先松开脚踏板,此时夹持套会在重力作用下,落向圆台形空腔的底端,同时夹持套侧壁上的一圈钢珠会在圆台形空腔侧壁的阻挡作用下,向钻杆中心方向收缩,并贴住钻杆,此时工人双手再松开钻杆,由于重力的作用,钻杆会对钢珠向下施力,让夹持套和钢珠趋于向下运动,而向下运动的钢珠会在圆台形空腔的侧壁限位影响下,向钻杆中心方向收缩,从而紧紧卡住钻杆,令钻杆无法下落到钻孔中,此时工人就可以从容地腾出双手,向下握住钻杆的更低部位,再次向上拔起钻杆。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将钻杆轻松拔出钻孔。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钻杆用夹持器具有节省体力,让人轻松完成地质取样工作,帮助工人快捷、方便地将便携式钻机的钻杆拔出钻孔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钻杆用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咏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咏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6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