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航磁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003.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孙希莹;赵国凤;石剑龙;马柳州;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载 旋翼机 平台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磁测量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航磁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搭载航磁测量系统的有人飞行平台主要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种,其中固定翼飞机起飞对场地要求高,飞行速度快,低空贴地飞行困难;直升机相对灵活,但长距离运输及紧急状况的反应不够,综合来说缺少一种能够比这两种飞行平台反应更迅速,轻便、灵活便于运输,飞行成本低,安全系数高,而且能低空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高采样率的航磁平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轻便、灵活、便于运输且航磁测量精度高的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航磁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航磁测量系统,包括控制箱、碳纤管、GPS天线、显示器和测高仪,控制箱和显示器安装在旋翼机的舱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相连的电源和主机,电源分别通过线路与显示器和测高仪相连,主机分别通过线路与碳纤管、GPS天线、显示器和测高仪相连。
所述的碳纤管内设有三分量探头和氦光泵探头,所述的三分量探头和氦光泵探头通过分别线路与控制箱内的主机相连。
所述的碳纤管、GPS天线和测高仪皆设置在旋翼机舱体外。
所述的碳纤管安装在旋翼机舱体的前端。
所述的GPS天线安装在旋翼机舱体的上侧。
所述的测高仪安装于旋翼机舱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航磁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高,能够在旋翼机平台上方便的拆卸和安装,运行成本低,测量的数据准确,减少了错误数据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旋翼机平台上,利用旋翼机具有的低空贴地飞行,可获得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且采集密度大的航磁数据,为区域地质填图、重点成矿带找矿评价、矿区直接找矿等应用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勘查资料与解释成果,满足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箱;2—碳纤管;3—GPS天线;4—显示器;5—电源;6—主机;7—测高仪;8—三分量探头;9—氦光泵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航磁测量系统,包括控制箱1、碳纤管2、GPS天线3、显示器4和测高仪7,控制箱1和显示器4安装在旋翼机的舱体内,碳纤管2、GPS天线3和测高仪7皆设置在旋翼机舱体外,其中碳纤管2安装在旋翼机舱体的前端,GPS天线3安装在旋翼机舱体的上侧,测高仪5安装于旋翼机舱体的下方。在控制箱1内设有相连的电源5和主机6,电源5分别通过线路与显示器4和测高仪7相连,电源5为显示器4、主机6和测高仪7提供电力供应,主机6分别通过线路与碳纤管2、GPS天线3、显示器4和测高仪7相连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另外碳纤管2内设有三分量探头8和氦光泵探头9,三分量探头8和氦光泵探头9通过分别线路与控制箱1内的主机6相连。
由于旋翼机采用低空低速飞行,具有耐久性、安全性、使用方便、利于维护等特点,使得其在低空探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旋翼机平台上安装航磁测量系统,通过控制旋翼机飞行的高度、角度与速度,同时利用旋翼机配备的导航系统并用计算机控制,进行低空贴地飞行,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及采集密度大的航磁数据,从而利于后期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测得的数据甚至可以代替部分地面磁测,尤其是在地形切割较大及树林灌木密集的山区更显其优越性,航测成本较低,为区域地质填图、重点成矿带找矿评价、矿区直接找矿等应用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勘查资料与解释成果,满足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求。并且该航磁测量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高,能够在旋翼机平台上方便的拆卸和安装,运行成本低,测量的数据准确,减少了错误数据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未经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输电环境监测的移动式气象站
- 下一篇:网络化氡浓度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