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快慢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538.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阳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8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快慢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快慢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能源与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急剧增加,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已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铅酸蓄电池因其可循环再充电的特性,以及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无污染等优点,目前仍在通讯、交通、电力和煤矿等行业得到广泛的使用。二十世纪中后期,信息、通信和电子技术等的蓬勃发展,大大推动了电池工业的进程。特别近30年,蓄电池发展迅猛,历史悠久的电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发和生产出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现代蓄电池。新型高性能蓄电池的研发,使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电池工业就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出口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我国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生产线,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用于邮电、通信、电力、UPS电源、铁路运输等领域。我国规模最大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年产能力为3.7x105kVAh。
电池容量是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量。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了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因此,电池越大,它的容量越高。电池容量用C表示,其单位用Ah、mAh表示。蓄电池充足电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保护状态,再继续充电,蓄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上升,此时的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电压是指蓄电池可放电的最低电压,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继续放电,电池两段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过放电。这极易对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害,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铅酸电池放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电池的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电流越大,在该电流下所放出的有效容量就越少,简称容量特性。铅酸电池的容量特性直接影响到电池汽车的动力特性和充电周期;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放电电流和放电深度有关,放电电流及放电深度越大,电池的工作电压下降越多,简称电压特性。
上个世纪初,随着蓄电池的研究成功,与之相配套的充电装置应运而生,相应地充电技术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恒流充电是指电流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该电流是用调整充电装置来达到的,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充电方法。蓄电池的初充电,运行中的蓄电池的容量检查,运行中的牵引蓄电池的充电以及蓄电池极板的化成充电,多采用恒流或分阶段恒流电。此法的优点是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根据蓄电池的容量确定充电电流值,直接计算充电量并确定充电完成的时间。该法的主要缺点是开始阶段的充电电流过小,中后期电流又过大,所以整个充电过程时间长、析气严重、对极板的冲击大、能耗高、效率低,且整个充电过程必须有专人看管。
恒压充电是指每只单体电池均以某一恒定电压进行充电,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充电初期电流相当大,蓄电池电动势和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较快,随着充电的延续,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在充电终期只有很小的电流通过,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充电时间短、能耗低,一般充电4-5h后蓄电池即可获得本身容量的90%-95%,如果充电电压选择得当,8h即可完成整个充电过程,且整个充电过程不需人照管,所以广泛应用于补充充电。其主要缺点为由于充电初始电流过大,对放电深度过大的蓄电池充电时,会引起初期充电电流急骤上升,易造成被充蓄电池过流及充电设备损坏等情况。鉴于这种缺点,恒压充电很少使用,只有在充电电源电压低而电流大时使用。如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蓄电池就是以恒压充电法充电的。
恒压限流充电主要是用来补救恒压充电时充电电流过大的缺点(方法同恒压充电),通过在充电电源和被充蓄电池之间串联一个电阻(限流电阻)来自动调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过大时,其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也大,从而减小了充电电压;当充电电流小时,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也很小,充电设备输出的电压损失也小。这样,就自动调节了充电电流,使之不超过某个限度。该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免维护蓄电池的初充电和普通电池的补充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阳,未经朱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WLED球泡灯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分布式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