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转运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800.1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滕世国;金振华;张光斌;商玉霞;李宗波;于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768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转运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用于漏斗转运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因港口散货漏斗一般高度较高,且自重较重(约20吨),因而在转运时对转运工具要求较高,港口用于漏斗运输的方式主要是叉车转运和漏斗加装轮胎转运,若采用叉车转运,目前港口最大叉车 25T和28T最大起升高度为4m,且货叉最长为2.5 m,不能满足漏斗高度和重量需求若采用漏斗加装轮胎转运,由于漏斗支腿间跨度较大,采用轮子式会造成漏斗的转弯半径较大,不利于转移。同时,增加轮子势必增加制造成本,另外,加装轮胎转运漏斗又需要专门拖运机械,牵扯的人力、物力较多,同时由于道路凸凹、路况不良等原因,漏斗上下左右颠簸,安全性差,存在故障率高,不易长距离转运,重心不稳等缺陷操作起来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转运漏斗存在操作较为繁琐,安全经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可方便转运漏斗的漏斗转运自卸车,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漏斗转运自卸车,所述车厢的左、右边上分别安装有支撑板及位于前端的限位座,所述支撑板上后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焊接在所述车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车厢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呈“L”形。
进一步地,所述自卸车上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两个后支脚底板安装有活动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自卸车和漏斗的支脚之间通过钢丝绳绑紧固定,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连接在花篮螺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自卸车和漏斗进行改装,提出一种可方便转运漏斗的自卸车,具有转运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且改装费用低、无需专用机械,不影响原有自卸车正常生产作业。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00、车箱;110、支撑板;120、限位座;130、支撑架;200、漏斗;210、前支撑梁;220、后支撑梁;230、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漏斗加装到自卸车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运输过程中结构示意图。
如上各图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漏斗转运自卸车,包括车厢100,其中,所述车厢100的左、右边上分别安装有支撑板110及位于前端的限位座120,所述支撑板110上靠近后端安装有支撑架130,具体安装时所述支撑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厢上;所述支撑架130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板110的高度。本实施例采用呈L形的28号槽钢将车箱两侧加高加固,结构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位于前端的限位座即槽钢直接焊接在车箱体上,位于后端的支撑架130采用高强度螺栓与车箱体联接,前后距离满足漏斗横梁距离。
本实施例需转运的漏斗如图3所示,所述漏斗包括左右支撑梁,及前支撑梁210,后支撑梁220,两个后支脚底安装有活动垫板230,该活动垫板的厚度为20cm,本实施例对漏斗的支承横梁进行加固,从确保改装自卸车与改造漏斗有效紧密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伪验证处理方法及交易终端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卡芯和包含该卡芯的认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