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型流钢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562.6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民;李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型流钢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电磁精炼技术领域,特别指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且具有钢水导流作用和提升通道精炼效果的一种多孔型流钢通道。
背景技术
在钢铁连铸实际生产中,中间包内钢水流场是不均匀的,尤其是中间包底部区域存在不活跃的钢水停滞区,夹杂物上浮困难,设置坝、堰、导流板能改善中间包内流场分布,但流数比较多的中间包其钢水行程长温降较大,导致中间包内温度场不均匀,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对拉速和铸坯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能结流导致停浇。
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的非直线型流钢通道能优化中间包钢水的流场和温度场,有效地促进夹杂物上浮分离,并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但是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的非直线型流钢通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包的钢水流速较大时,为了降低流钢通道的浸蚀度需要内孔较大的流钢通道,由于流钢通道孔径大且钢水流速快,流钢通道内的钢水在电磁箍缩力的作用下其微型夹杂物流过通道时来不及被通道壁吸附,故一个通道内孔的流钢通道的精炼功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设置在中间包冲击区和浇铸区之间有限的空间内的增加钢水与通道内孔的接触面积,提高钢水中微型夹杂物被通道内孔壁吸附的机率,精炼效果明显的一种多孔型流钢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中间包冲击区和浇铸区之间,引导钢水的流向且精炼钢水,包括通道外壁2和至少二个通道内孔1的一种多孔型流钢通道,其中:
通道内孔1贯穿设置在该多孔型流钢通道内,其钢水进出口分别设置在多孔型流钢通道的两侧;通道内孔1在垂直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为0-30度,且在该方向上不同的通道内孔1对应间隔设置;其通道在水平方向为弧形或折线形;其内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通道内孔1的横截面积为300mm2-70000mm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优化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场和流场,多孔型流钢通道能增加通道内孔与钢水的接触面积,提升通道吸附夹杂精炼钢水的效果,同时缩短钢水在中间包内的行程,使中间包内钢水温度均匀,并促进钢水中夹杂物上浮被表面覆盖剂吸附,净化钢水改善铸坯质量。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优点是多孔型流钢通道增加了钢水与通道内孔的接触面积,针对流速快的钢水能提高其微型夹杂物被通道内孔壁吸附的机率,精炼效果明显;同时也能根据中间包的不同流数来设计不同形状和不同水平倾斜角的流钢通道,最大的优化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场和流场,流钢通道的倾斜角有助于钢水形成上升流,促进夹杂物上浮被表面覆盖剂吸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中间包冲击区和浇铸区之间,引导钢水的流向且精炼钢水,包括通道外壁2和至少二个通道内孔1,其中:
通道内孔1贯穿设置在该多孔型流钢通道内,其钢水进出口分别设置在多孔型流钢通道的两侧;通道内孔1在垂直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为0-30度,且在该方向上不同的通道内孔1对应间隔设置;其通道在水平方向为直线形或弧形或折线形;其内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通道内孔1的横截面积为300mm2-70000mm2。
所述的通道内孔1和通道外壁2构成的形体为整体成型或多段拼装成型。
所述的通道内孔1和通道外壁2采用耐火材料或耐火材料与金属的复合材料。
所述的通道内孔1的通道长度为100mm -2500m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个耐高温耐侵蚀的通道内孔1和通道外壁2,具有钢水导流和提升通道精炼效果的作用。
多孔型流钢通道,其特征在于单个通道内孔1的截面积为300mm2-70000mm2,通道内孔1为圆孔或多边形孔。
多孔型通道内孔1在水平方向上存在0-30度的倾斜角。
通道长度为100mm-2500mm,其为直线形或弧形或折线形。
流钢通道可以是耐火材料,也可以是耐火材料与金属的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国内某钢铁公司4机4流大方坯铸机上连续浇次配合中间罐旁通式双通道电磁精炼与加热装置对比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儿童推车
- 下一篇:聚合物干粉密闭自动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