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台灯光幕灯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614.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可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2 | 分类号: | F21V1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光 幕灯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台灯光幕灯盘,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是一个点光源,若不做很好的二次配光,则会产生点点刺眼的光斑,也就是眩光。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的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是照明灯具中不容许的,为了消除这种现象,一般的方法是将LED焊接在一块线路板上,在线路板上放一块亚克力混合板。但这两块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否则达不到混光的效果,消除光斑。而这样就使得台灯的LED发光盘很厚,影响整个台灯的美观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LED发光盘做的比较薄,外形美观大方,又无眩光现象的LED台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台灯的灯盘,既解决了眩光的问题,又使得LED灯盘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LED台灯光幕灯盘,包括LED灯带、亚克力混光圆板及固定灯盘的环形盘座,亚克力混光圆板设置在灯盘表层,其特征是,设有与亚克力混光圆板直径相同的纳米级引光圆板,所述纳米级引光圆板为亚克力板表面均匀地设有高反射率的点状结构构成,纳米级引光圆板设置在亚克力混光圆板下面,所述LED灯带设置在纳米级引光圆板的外圆周上。
所述环形盘座为铝合金制成,其直径为19cm。
所述亚克力混光圆板为半透明的混光板,其直径为16cm,所述亚克力混光圆板内设有光扩散剂。
本实用新型使用引光技术,改变光线方向,使灯盘四周的侧面光线通过纳米级引光圆板转向灯盘的平面光,然后通过混光圆板使LED发光盘发出的光线柔和,无眩光现象。本实用新型中纳米级引光圆板是由亚克力板制成的,该亚克力板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点状结构,这些点状结构构成高反射率的微型反射面,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纳米级引光圆板外圆四周的LED光线通过点状结构转换成灯盘的平面光。本实用新型中的亚克力混光圆板内含有混光效果的光扩散剂,其功能是将来自纳米级引光圆板的平面光源通过该板混光后,使LED发光盘发出的光更加柔和,无眩光现象。本实用新型中环形盘座用于固定整个灯盘和LED灯带的散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环保节能,更轻薄,更简洁,更节省空间,光线柔和,效果更好,对人眼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纳米级引光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亚克力混光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盘座、2 LED灯带、3纳米级引光圆板、4亚克力混光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LED台灯光幕灯盘,包括LED灯带2、亚克力混光圆板4、纳米级引光圆板3及固定整个灯盘的环形盘座1。环形盘座为铝合金制成,其直径为19cm,用于固定灯盘和LED灯带散热。
亚克力混光圆板设置在灯盘表层,其为半透明的混光板,其直径为16cm,亚克力混光圆板内设有光扩散剂。
纳米级引光圆板与亚克力混光圆板直径相同,由表面均匀地设有点状结构的亚克力板构成,这些点状结构形成高反射率的微型反射面。
LED灯带设置在纳米级引光圆板的外圆周上,LED灯带从纳米级引光圆板外圆处发出的光经纳米级引光圆板上微型反射面转换成平面光再经亚克力混光圆板混光后发出。光幕灯盘的原理是将侧发光引导至纳米材料充分混配后以面光源方式进行照明,这使得光线充分均匀、柔和,造成光幕效果,工作面上各点亮度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这就避免了空间亮度分布不适当造成的眩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可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可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可调直流电源
- 下一篇:一种测振仪信号的分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