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785.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谢翊;陈璎宁;宁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边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
背景技术
电视机及液晶显示器等产品的设计日趋纤薄,传统的注塑材料在强度上已经日趋不能满足该趋势。传统的金属外框做法是金属铝型材四边拼接或三边折弯拼接工艺。目前,市场上的电视机高端机型多采用铝型材折弯工艺或拼接工艺,需要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作为外观装饰效果。
部分品牌不锈钢片冲压拼接工艺,模具费昂贵,工艺性控制比较难。铝材抛光表面需进行氧化等处理,较难达到不锈钢的高亮效果;表面可看到拼接缝隙;为避免割手要做卷边处理,工艺难度大,模具费用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强度低、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其中,包括四边形的金属外框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外框内的内部结构件,所述内部结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金属外框内。
所述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外框的厚度为1.0~1.5mm。
所述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外框为不锈钢外框。
所述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其中,所述内部结构件包括分段的四条,并分别设置在金属外框四条边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显示屏的中框结构设置为包括四边形的金属外框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外框内的内部结构件,所述内部结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金属外框内,从而解决了电视机或显示器面壳采用片材时传统的整体冲压方案需要大模具,复杂卷边工艺等问题,大大提高工艺生产的可行性,节省中框结构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中框结构强度,并降低了开发难度以及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的中框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的中框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屏的中框结构包括:四边形的金属外框100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外框100内的内部结构件110,所述内部结构件11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金属外框100内。
具体来说,本发明中的金属外框100采用金属片材,先将金属片材切割成所需要的条状,然后将条状的金属片材打磨边角,最后将金属片材折弯成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的外观面,从而先做出四边形的金属外框。
然后将内部结构件110焊接在金属外框100的框内,所述内部结构件110包括四段,即采用金属件分段的形式设置在金属外框100的框内,每一条内部结构件11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金属外框100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金属外框100的厚度优选为1.0~1.5mm。
进一步,所述金属外框100优选为不锈钢外框。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限于采用不锈钢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材料制作金属外框,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的中框结构可以用于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显示屏的中框结构设置为包括四边形的金属外框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外框内的内部结构件,所述内部结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金属外框内,从而解决了电视机或显示器面壳采用片材时传统的整体冲压方案需要大模具,复杂卷边工艺等问题,大大提高工艺生产的可行性,节省中框结构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中框结构强度,并降低了开发难度以及制造工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