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9015.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伦;董卓飞;冉庆凯;龚建文;高宁;施建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1R4/66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7105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引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电力变压器的结构中,铁心叠片和夹件通过箱盖上的接地套管引出,并通过接地引线引至油箱下部与接地板连接,达到使铁心和夹件接地的作用。目前,接地引线多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铜排的结构,通过绝缘子固定在油箱上,铜排与接地套管为硬连接结构。由于热胀冷缩,且安装时无调节量,容易使接地套管头部受力,影响套管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有效地避免接地片过硬引起的套管受力,既保证接地引线的接地效果和机械强度,又保护接地套管不受损坏,同时方便安装操作,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包含接地铜排、接地套管、绝缘子、引线、箱壁和箱盖,接地铜排通过绝缘子固定在箱壁和箱盖上,接地铜排的端部通过引线连接在接地套管上,接地铜排的尾部接至油箱下部的接地板。
所述的引线为软结构引线,分别与接地铜排和接地套管连接;引线为多层铜带外套热缩管的结构,一端用螺栓、垫圈、螺母与接地铜排端部紧固连接,另一端接在接地套管的接线头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把引线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把铜排换成多层铜带,软连接结构材质不会使接地套管接线头受力,这样既解决了传统的硬连接方式带来的装配难问题,又解决了套管受力问题。从外观上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方;从经济和人工成本上来讲,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操作,既省工又省料;从效果上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硬连接方式带来的装配难题和套管受力问题,满足了铁心叠片和夹件接地的性能要求,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线示意图;
图中:接地铜排1、接地套管2、绝缘子3、螺栓4、箱壁5、箱盖6、引线7、铜带8、热缩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包含接地铜排1、接地套管2、绝缘子3、引线7、箱壁5和箱盖6,接地铜排通过绝缘子固定在箱壁和箱盖上,接地铜排的端部通过引线连接在接地套管上,接地铜排的尾部接至油箱下部的接地板。
所述的引线为软结构引线,分别与接地铜排和接地套管连接;引线为多层铜带8外套热缩管9的结构,一端用螺栓4、垫圈、螺母与接地铜排端部紧固连接,另一端接在接地套管的接线头上。
引线为采用铜带层叠制作的接线片,中部外套热缩管。引线与接地铜排用螺栓、垫圈和螺母紧固连接,这样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接地铜排的折弯角度或位置就不必进行调整了。从外观上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方;从经济和人工成本上来讲,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操作,既省工又省料;从效果上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硬连接方式带来的装配难题和套管受力问题,满足了铁心叠片和夹件接地的性能要求,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9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铁心拉板结构
- 下一篇:特种多屏蔽高抗摇摆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