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CFL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9545.4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叶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晶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F21V7/10;F21V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沐溪大道168号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fl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CCFL灯管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简称CCFL,其具有高亮度、高功效、低功耗及体积小、重量轻、发热小的特点,且CCFL灯能在低温时快速启动、色温控制准确、有良好的耐震动性、以及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直管形、L形、U型、环形等),装饰性强。因此,CCFL灯管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作为背光源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屏,还可用于广告灯箱、装饰照明,办公自动化设备,高档酒店、会所等装饰性光源。但是未见在投光灯方面的应用。现有投光灯一般采用金属卤化物灯管或LED灯,这些灯寿命短,且发热量大,因此在灯具上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其散热要求,尤其是LED灯,出于散热考虑功率不能做得很大,灯具结构设计繁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投光灯低寿命、发热量大、能耗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低能耗、寿命长的投光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CFL投光灯,包括上壳体和扣合于上壳体上的下壳体、CCFL灯管、反光板、散热片组以及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安装有CCFL灯管、反光板,CCFL灯管通过8mm内衬玻璃固定在反光板上,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用硅胶密封并用螺丝固定,散热片组与上壳体焊接,电源盒与散热片组用螺丝固定。所述电源盒内安装驱动CCFL灯管发光的驱动电源。
优选地,上述一种CCFL投光灯最好用CCFL灯管作为光源,这是因为低能耗、长寿命并省去了大量的安装及维修费用。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照效果,在上壳体内粘有反光板,反光板是由0.4mm厚度镜面铝板加工成圆形小凸泡,凸泡高度0.4mm,各小凸泡间距为0.8mm。
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所述上壳体及扣合于上壳体上的下壳体之间装有环保硅胶密封圈,电源盒内驱动CCFL灯管发光的驱动电源用密封硅胶灌注。
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的低能耗,所述用于驱动CCFL灯管发光的驱动电源采用升压式电路并设计有无源PF:驱动电源将交流式电输入后经整流区变换为直流电,再经过振荡区,然后经升压区升压,最后输出,所输出电压增高输出电流低,功率因数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CCFL灯管,使之低能耗、长寿命。
2.驱动电源采用升压式电路并设计有无源PF,功率因数大,输出电流低,能量消耗低。
3.本实用新型采用0.4mm厚度镜面铝板加工成圆形小凸泡反光,形成漫反射,光照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采用环保硅胶密封,防水性能好,无污染。
5.本实用新型的驱动CCFL灯管发光的驱动电源装在上壳体电源盒内,安装和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光板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投光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CCFL灯管3和反光板5,下壳体2扣合于下上壳体1上组成投光灯的外壳,反光板5粘于上壳体1内,CCFL灯管3通过内衬玻璃4安装在反光板5上,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螺丝8固定,散热片组6焊接于上壳体1上,电源盒7焊接于散热片组6上,驱动CCFL灯管发光的驱动电源装在电源盒7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光灯用CCFL光源,CCFL光源包括电极9和CCFL灯管5,电极9规格∮12*L40mm,CCFL灯管5规格∮6mm,发光尺寸为4230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投光灯所用反光板5采用镜面铝板加工成圆形小凸泡10,形成漫反射。
如图1所示为方便安装,在上壳体1顶部设有安装手柄11。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投光灯驱动电路设计有无源PF17,PF值在0.95以上,能源利用率高;驱动电源将交流式电通过驱动电路输入12,经整流区13,再经过振荡区14,然后经升压区15,最后输出16,输出电流低,能量耗费低。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对其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晶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晶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9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