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手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9638.7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贞宏;王萍;岳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特物联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手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设备,尤其是一种移动手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既能进行语音通信,又能用于连接不同数据包通信网络的移动手持设备,属于移动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用户是通过接入点AP(Access Point)来实现和其他无线局域网和/或本无线局域网内用户之间进行数据包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接入点设备的内部功能模块组成框图参照图1。因为无线局域网内或无线局域网之间的数据包转发只在数据链路层进行,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转发只通过查询网桥中存储的网桥学习表,确定数据包具体向哪个端口转发,因此图1的接入点中包括网桥98,用于确定局域网间数据包具体转发的路径;以太网控制器99,用于该接入点通过RJ45标准接口和有线网络相连;无线网卡100,作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口,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当无线局域网内部用户访问外部的Internet网资源时,在通过接入点进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桥接转发后,还要进一步通过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的鉴权和认证,以及通过路由器进行IP地址转换和选路作用接入到Internet网,进行局域网和Internet网之间的数据包传输。
上述可见对于连接到Internet网的无线局域网,网络拓扑要同时配置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路由器等设备。
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在实现方便灵活的语音通信的基础上,进而支持高速访问数据通信网络,实现数据通信功能的手持通信设备,所以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如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或PDA进行语音通信,而要想高速访问数据网络如Internet时,必须自带移动处理设备(如笔记本)到安装有无线局域网的地区,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而访问Internet,以进行高速的数据通信,这样就容易给外出办公人员在工作处理上带来很大的不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有手持设备进行语音通信或数据通信的速率较低,难以满足现有通信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手持设备,其结构简单紧凑,能进行语音通信及作为数据通信网的接入设备,提高通信速率,使用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手持设备,包括移动手持设备本体;所述移动手持设备本体内设有用于与移动通信网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设备主控制器相连,所述设备主控制器与无线局域网模块,且设备主控制器还通过网络地址转换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PRS模块、CDMA1X模块、3G通信模块、LTE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连接有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用户设备模块包括SIM卡或UIM卡。
所述设备主控制器还与鉴权认证单元相连。所述无线局域网模块为符合IEEE802.11a标准的通信模块、IEEE802.11b标准的通信模块或IEEE802.11g标准的通信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为IEEE802.1X认证模块、PPPoE认证模块或Web Portal认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移动手持设备本体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语音通信,通过加入了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桥接转发功能和网络层的数据包IP地址转换及选路功能的网络地址转换器,因此可以使无线局域网用户在不能通过有线网络访问Internet网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入到移动通信网中,通过移动通信网间接访问Internet网资源,从而使在不能布有线网络的地区,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可以访问Internet网资源,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移动办公系统;而且由于在移动网关手机中加入了对接入用户的鉴权和认证功能,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捷途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接入点功能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移动手持设备本体、11-无线局域网模块、12-网络地址转换器、13-设备主控制器、14-鉴权认证单元、15-用户识别模块、16-无线通信模块、98-网桥、99-以太网控制器及100-无线网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特物联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贝尔特物联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9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碳纤维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轴双喇叭驱动单元及其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