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松螺帽组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755.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82 | 分类号: | F16B39/282;F16B39/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帽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螺帽组结合结构,特别指一种使用于防松螺帽垫片组,利用螺帽中心孔所设圆锥环变形扩大后,达到与垫片结合并确保垫片顺利旋转的螺帽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所示,为已见一种螺帽与垫片的结合结构,包含一螺帽10及一垫片11;其中该螺帽10具有一螺孔101,由该螺孔101的周缘延伸一圆柱环102;相对的,该垫片11设有大于该圆柱环102的一中心孔111,于该中心孔111的周缘则造有大于该中心孔111孔径的一环槽112。该二构件的组合,是将螺帽10的圆柱环102置入垫片11的中心孔111后,利用一冲模的模头冲击该圆柱环102的环口103,用以将环口103的径围扩大而超过中心孔111孔径,令螺帽10与垫片11的构形相互干涉而无法相对脱离,并保持适当的间隙。
虽然上提已见螺帽组结合结构已可达到相互结合的效果,然而,该圆柱环102外扩的构形,却至少存在以下所述的数项缺失:1.由于圆柱环环口103外型的外扩,相对地使环口103与环槽112及中心孔111间的可动间隙13缩小,进而影响垫片11在径向方面的可动距离,情况严重者,概会使环口103卡于垫片环槽112而无法旋转,影响螺帽的紧固效果。2.此外,环口103外扩的径围若越大,圆柱环102呈直管的部分相对地便会越短,此现象意味着垫片轴向可动的行程,也会随着环口103的外扩而缩短;该结构若使用于螺帽及垫片间具有楔形齿构型的防盗螺帽时,由于螺帽与垫片的二楔形齿最厚处对顶时需要较长的轴向间距,上述已知构型的缺失,便有可能无法提供楔形螺帽组所需的轴向行程,进而令垫片被推离环口而造成二构件分离。
请再参考图2,有鉴于以上缺失,若是如图中揭示将垫片14中心孔141由上表面至下表面形成一锥斜面15,虽然有助于改善螺帽环口与垫片环槽容易卡住的缺失,然而由图式可发现,由于垫片的楔形齿16为一具有厚度变化的立体斜面,因此,锥斜面15设计后实际的最小径仅位于这些楔形齿16的最厚处,亦即,仅有这些最厚处数个点具有轴向的外型拘束力,当凸环与垫片的相对水平或角度稍微偏斜,环口便很容易由楔形齿16间较大径处通过而与垫片脱离,不甚理想,因此上述所提的螺帽组的组合结构应有可以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螺帽与垫片有效结合并保证旋转的螺栓组组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松螺帽组结合结构,由一螺帽及一垫片所构成;该螺帽具有一螺孔,该螺帽的底面形成有一第一楔形面,该第一楔形面由至少一个单向楔形齿所形成;该垫片中央具有锥孔,该垫片顶面形成有与螺帽的第一楔形面造形相对应的第二楔形面,底面则设有至少一个辐射状排列的尖嵌条;底面则设有至少一个辐射状排列的尖嵌条;其主要改进在于:
该第一楔形面靠近该螺孔的周缘向外延设一圆锥环;该锥孔包括一局限段及一环锥段,该局限段径围略大于圆锥环外径,是由第二楔形面所设单向楔形齿的最底端向垫片底面延伸一厚度所形成,同时由该局限段向外斜出形成具有一斜推角的环锥段;
该螺帽圆锥环置入该垫片的锥孔,并使圆锥环的环口处形成外扩且径围大于锥孔孔径的凸环,而被限制于垫片的局限段处,令螺帽与垫片在径向及轴向上具有较理想的间隙。
该垫片的主体为圆形或六角形。
该厚度的尺寸介于0.1~0.3mm之间。
该斜推角的角度介于25~35°之间。
该圆锥环的外径等宽,根部的厚度大于环口处。
该凸环的外径呈垂直状,凸环以下的圆锥环外径保持平直。
附图说明
图1为已见的螺帽组的结构及组合加工示意图。
图2显示已见螺帽与垫片组合后的构形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螺帽; 101.螺孔;
102.圆柱环; 103.环口;
11.垫片; 111.中心孔;
112.环槽; 13.间隙;
14.垫片; 141.中心孔;
15.锥斜面; 16.楔形齿;
20.螺帽; 21.螺孔;
22.第一楔形面; 23.单向楔形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压箱机构的封箱机
- 下一篇:提供光刻胶去除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