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点编码技术的复合层产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524.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月琴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编码 技术 复合 产品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编码印制技术,特别涉及多重点编码叠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编码方式为条形码、Q-R码。在印刷品表面上只能印制一层编码,无法做到层叠印制的编码还能够被正确识别,更没法防止编码被复制。
中国专利(申请号)99200458.6申请了一种防伪标识,该防伪标识里隐藏着随机生成的防伪码,防伪码存档于数据库中,通过查询电话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应该说,这种采用数码进行编码的防伪标识,较之激光标签、水印等防伪手段,有了本质的进步,查询方法也非常简便、迅速。但是,存在回收旧编码造假的现象、有一码多印的造假现象,同时也存在刮不开或者揭不开标识物的质量问题,给使用带来不便。
1998年8月8日申请的中围专利——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申请号:98116464.1)它选用结构纹理清晰的材料作为标识物,选用标识物材料的随机结构纹理作为防伪信息,用计算机摄录设备将其扫描或者人工记录下来并存储在计算机识别系统数据库中,消费者可通过传真机、上网电脑或电话码索取有关结构纹理信息来验证真伪。它克服了以往电码防伪标识物易于伪造的弱点,但是它是图象核对方式进行对比鉴别,不易于为消费者识别,并且使用人眼去核对两个图象,存在模糊的问题,不能精确比较,从而给真伪鉴别带来困难;同时该方法采用存储图象的方式,存储空间非常巨大,为了传输速度慢,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大量使用推广。
点编码是光学辨识码的一种,目前理论上它约有280兆个不同的码值,不同的码值对应不同的点读内容。点编码搭起了印刷物与数字系统之间最新颖便捷的接口桥梁。每个点编码图形均是由许多细微而人眼难办的点依特定规则所组成,并对应到一组特定数值。与其他光学辨识码最大的不同 特点是微小化的底码不仅具有保密与低视觉干扰的特性,更能隐藏在印刷品的彩色图案之下。点编码是只需使用普通印刷油墨即可达成的低成本方案。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点阵排列组合方式有OID码,原理为通过一系列的基准点标识出一个固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分布固定个数的识别码,每个识别码所处的位置不同代表不同的ID,将所有识别码的ID组合起来即为一个完整的ID。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产品标识内容不能有效防止产品的混淆,标识内容不能有效区分质量责任性,标识不具有可靠产品追溯性,产品标识容易被通过光学手段进行伪造,不具有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处理方式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点编码技术的复合层产品结构,保证此标识的安全性,来有效防止产品的混淆,区分质量责任性,进行产品追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点编码技术的复合层产品结构,包括印刷品本体、多媒体印刷区域与点编码标签,所述印刷品本体上印制有多媒体印刷区域,所述多媒体印刷区域为图文印刷区域或二维码印刷区;所述点编码标签覆盖并印制在多媒体印刷区域,所述点编码标签为二维点阵光学编码的标签,所述点编码标签和图文或印刷品本体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点编码技术的复合层产品结构,不影响现有的印刷品外观,点编码无需占用特定的区块,可以重叠在图案表面上,普通光学方法无法复制,即使电分技术也不能有效的还原出正确的编码信息,特定方法印刷,硬件只会识别匹配的有效点编码图层信息,提高编码复杂度和安全性,有效保护真实的点编码信息,叠加多重有效的点编码,大大扩展单位面积的信息量。点编码技术的不可复制性保证点编码的产品标识和产品本身已经存在的产品标识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产品的混淆,有效区分质量责任性,标识具备追溯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覆盖条形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覆盖二维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月琴,未经蒋月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