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717.1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艾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急剧发展,中小尺寸产品,特别是智能机等便携式资讯产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降低其生产成本。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件之一,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不断的改进,以降低其成本并进一步窄边框化。
在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设置于背板上的反射片、胶框、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模组中胶框、反射片以及导光板为分别注塑、制作成型后,进行人工组装固定的,因此具有以下问题:1、导光板与胶框之间存在组装间隙,组装间隙之间存有多余的光源,会导致显示区域有亮线风险;而对于某些产品,胶框与导光板间隙之间的光还可能透过胶框,影响显示效果。2、随着产品窄边框化的发展,成型后的胶框极易变形,胶框与导光板之间的组装困难。3、导光板与胶框组装完毕后,容易发生脱离,影响背光模组的整体质量。4、胶框、导光板、反射片的组装过程是目前背光模组的组装中最为困难与繁琐的过程,因此影响整体组装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效果和结构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的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胶框中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胶框为一体成型,所述胶框和所述导光板材料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涂层,所述反射涂层喷涂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涂层,所述反射涂层喷涂于所述胶框的背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通过背胶固定于所述导光板背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通过二次注塑法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胶框多个首尾连接的侧壁,所述胶框的多个侧壁与所述导光板围成一收容空间,且所述胶框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避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胶框一侧的光源;以及
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灯件,所述灯件位于所述避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灯件为LED灯。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胶框和所述导光板外,所述胶框与所述背板接触处通过双面胶带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结构不同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胶框,且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为不同的材料采用二次注塑成型技术形成一体化部件,以在提高显示效果与结构强度的同时,将现有人工组装背光模组的过程变为机械化的注塑工艺,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上述背光模组结构,能够提高显示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A-A’方向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沿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A-A’方向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a为沿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B-B’方向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沿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B-B’方向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结构不同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胶框,且所述导光板和胶框为不同的材料采用二次注塑成型技术形成一体化部件,以在提高显示效果与结构强度的同时,将现有人工组装背光模组的过程变为机械化的注塑工艺,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