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底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953.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山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底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底淤泥的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河道、湖泊后,会逐年积淀在河道或湖泊形成淤泥,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造成河流或者湖泊的水质变差,并且还会散发出恶臭,对城市或农村的环境造成极差的影响。因此对于河道或者湖泊的水底的淤泥清理工作是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对水底淤泥的清理工作,通常需要将河水或者湖水抽干,然后再进行污泥的去除工作,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来进行,而且所需成本也较高、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去淤泥效果好、并且便于实施的水底清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中间具有向下凹的清淤部,所述清淤部包括埋入于河道或湖泊底部的淤泥中和位于河道或湖泊的水中的两个部分,所述清淤部上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管道的两个端部沿着河道或者湖泊的两侧的土壤或者堤坝向上延伸并且位于土壤或者堤坝内,所述端部分别连通至地表以下的污水井;所述端部低于地平面,并且与所述污水井连接的部位与河道常水位等高。
还可以在所述污水井内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管道端部的管道口内,另一端连接到水泵。从而可定期操作水泵对淤泥进行抽取清除。
根据河道或者湖泊底部淤泥的实际情况,清淤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管道形状相同位置不同的多个其他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和操作,只需要利用下雨时河道或者湖泊自身增加的水的压力,即可使水底的淤泥自动排于污水井,方便了水底淤泥的清除,而且不占用任何地面设施和面积,美化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淤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淤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水底清淤装置,包括弧形的管道1,管道1的中间具有向下凹的清淤部11,清淤部11部分埋入于河道或湖泊底部的淤泥6中,部分位于河道或湖泊的水中。清淤部11上开设有多个孔(未示出)。管道1的两个端部12沿着河道或者湖泊的两侧的土壤或者堤坝向上延伸并且位于土壤或者堤坝内,并且分别端部12的管道口121连通至地表以下的第一污水井21和第二污水井22。端部12位于地表以下,即低于地平面3,并且与第一污水井21和第二污水井22连接的部位与河道常水位4等高。
当下雨时,河道或者湖泊内聚集的鱼水的水压能将水底的淤泥6通过管道1的清淤部11上的孔压入到管道1内后排至第一污水井21和第二污水井22中,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工的操作以及监控,成本低、操作省时省力。
可以根据河道或者湖泊底部淤泥的实际情况,铺设合适的管道数量。如图2中所示,还可以包括与管道1形状相同的另一管道5,其以同样的方式铺设于与管道1的不同位置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二污水井22和第三污水井23。
还可以在上述的污水井内设置有污水管(未示出),污水管的一端插入到管道1端部12的管道口121内,另一端连接到水泵,定期对污水井内的淤泥进行抽取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水底清淤装置,不需要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和操作,只需要利用下雨时河道或者湖泊自身增加的水的压力,即可使水底的淤泥自动排于污水井,方便了水底淤泥的清除,而且不占用任何底面设施和面积,美化了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山,未经林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齿轮皮带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照明功能的皮带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