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2971.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林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其属于触摸屏类。
背景技术
电容触摸屏是电子设备的基础部件,在平板电脑、手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现有技术中OGS(one glass sensor)类型的触摸屏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一种电容触摸屏,这种类型的电容触摸屏其是将感应电极,也就是透明电极直接做在面板上,各条透明电极均延伸到面板的近侧边部,形成联接部,在面板的近侧边部透明电极的联接部与外联导电线路联接并输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为了不让使用者见到透明电极的联接部与外联导电线路的联接以影响美观,一般会如附图1所示那样,在面板的近侧边位置设置一不透明层,透明电极的联接部设置在不透明层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不透明层与透明电极在面板的同一侧,所述不透明层形成一台阶部,所述透明电极必须经过这台阶部才能到达不透明层,这样,透明电极在台阶位处就形成应用集中,透明电极是非常薄的导电层,在这应用集中的地方透明电极极易断裂,造成生产的成品率很低,一般只有40%左右的成品率,那怕要将成品率提高十个百分点,都要在工艺上和材料上花费相当大的代价,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包括面板、透明电极和不透明层,所述透明电极形成在面板的下面上,并延伸至面板的侧边部形成联接部,所述联接部与外联导电线路联接,其特征在于不透明层形成在面板的正面上,且不透明层的形成位置与透明电极的联接部位置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由于不透明层3设置在面板1的正面上,且不透明层3的形成位置与透明电极2的联接部22位置相适应,为此人们在使用中由于不透明层3的遮挡作用是看不到面板1下面上的联接部22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透明电极2在台阶部21应用集中的问题得以克服,使得生产的成品率大幅度提高,由于成品率的提高,产品的成本也就大幅度下降了,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容触控制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
1为面板;
2为透明电极;
21为台阶部;
22为联接部;
3为不透明层;
4为外联导电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如附图2所示,包括面板1、透明电极2和不透明层3,所述透明电极2形成在面板1的下面上,并延伸至面板1的侧边部形成联接部22,所述联接部22与外联导电线路4联接,其要点在于不透明层3形成在面板1的正面上,且不透明层3的形成位置与透明电极2的联接部22位置相适应。[00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电容触摸屏,包括面板、透明电极和不透明层,所述透明电极位于面板的下面上,并延伸至面板的侧边部形成联接部,所述联接部与外联导电线路联接,其特征在于不透明层形成在面板的正面上,且形成位置与透明电极的联接部位置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生产的成品率,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林,未经何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2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电容式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电容式触摸屏手写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