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3654.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辉;刘朝辉;杨伟;宋震宇;李野;王文茜;邵兆俊;韩嵩;王尧;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盐难 降解 有机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有机污水日益增多,特别是印染、石化、医药及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水,该类污水以毒性大、盐度高、污染物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而成为困扰当前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难降解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卤代烃、杂环类有机物、有机农药、染料、表面活性剂等,该类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如果这些物质不加以治理而直接进行排放,必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最终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许多优点。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活性生物反应器件与膜组件两部分构成,活性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净化,膜组件主要是起到截留过滤的作用,将活性污泥、大分子有机物、细菌等截留于反应器内。膜法处理污水在近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生活污水、垃圾渗沥液、工业废水等的处理,但是,对于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而言,单一依靠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虽然物理吸附法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成本高,很难实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达到治理效果最优化的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物理除油单元、氧化反应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脱盐单元;其中物理除油单元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油水分离装置和油相污染物收集箱;氧化反应单元包括氧化反应池、第一污水提升泵、氧化剂溶液储罐和加药泵,其中第一污水提升泵连接在油水分离装置出水口和氧化反应池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油水分离装置中的污水泵入氧化反应池;加药泵连接在氧化剂溶液储罐出水口和氧化反应池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氧化剂溶液储罐中的氧化剂提供给氧化反应池;生化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污水提升泵、膜生物反应器、缓冲水罐和自吸泵,其中第二污水提升泵连接在氧化反应池出水口和膜生物反应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氧化反应池中经过氧化的污水泵入膜生物反应器;自吸泵连接在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口和缓冲水罐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污水泵入缓冲水罐;脱盐单元包括高压水泵、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净水临时储罐、RO反洗水泵、RO浓水收集储罐及浓水回流水泵;其中高压水泵连接在缓冲水罐出水口和保安过滤器进水口之间的的管路上;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直接相连;反渗透装置的净水出口同时与净水临时储罐和反洗液储罐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直接相连,而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则与RO浓水收集储罐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接;RO反洗水泵连接在反洗液储罐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的反洗液进口之间的管路上,浓水回流水泵连接在RO浓水收集储罐出水口和膜生物反应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膜孔径为0.25-0.4μm,曝气量控制在气水比15-20∶1,膜通量13.5L/m2·h。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针对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的特点,将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补的治理体系,克服了单一处理单元的局限性,实现了治理效果的最优化,达到污水处理达标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油水分离装置,2-油相污染物收集箱,3-氧化反应池,4-污水提升泵,5-氧化剂溶液储罐,6-加药泵,7-污水提升泵,8-膜生物反应器,9-缓冲水罐,10-自吸泵,11-高压水泵,12-保安过滤器,13-反渗透(RO)装置,14-净水临时储罐,15-RO反洗水泵,16-RO浓水收集储罐,17-浓水回流水泵,18-反洗液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