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端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900.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樊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鼎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端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端齿结构。
背景技术
钻类电动工具中常见的静端齿结构如图1-4所示,该静端齿包括静端齿本体1,该静端齿本体1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凸台2。通常对静端齿本体上的凸台都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要求。使用时,常因该凸台处的硬度不够,而发生断裂。因此,在对静端齿的粉末冶金化设计中,提高凸台部分密度是设计方案的关键点。
在粉末冶金行业中,增加零件密度是提高产品硬度的一个主要方法,特别是关键部位的密度,更是决定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在粉末冶金行业中,提高产品密度的工程方法大致分为四种:温压成形、渗铜烧结、复压复烧和粉末锻造。其中温压成形最为常见,以此方法能将产品的密度提高0.25g/cm3。但是温压成形只能提高整体密度值,对于静端齿本体上的凸台的局部密度提升作用有限。
因此,如何提高静端齿本体上凸台的硬度,是本实用新型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端齿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静端齿上凸台部位硬度不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端齿结构,包括静端齿本体,所述静端齿本体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凸台;所述静端齿本体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多个凸台分别设有顶粉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台为五个,均布设置在静端齿本体的上表面上,所述顶粉孔也为五个,分别对应所述凸台设置在静端齿本体的下表面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静端齿的下表面上对应上表面的凸台位置分别设顶粉孔。该顶粉孔的设置,在静端齿压制时,起到顶粉的作用,冶金粉末体的流动相对以前发生了变化,使得顶粉孔位置的冶金粉末将被向前推进,流向凸台位置,使得在相同的填充高度下,凸台处的胚体密度有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凸台处的硬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静端齿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沿附图1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沿附图1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技术中静端齿结构后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静端齿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6为沿附图5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7为沿附图5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静端齿结构后视示意图。
其中:1、静端齿本体;2、凸台;3、顶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5-8所示,一种静端齿结构,包括静端齿本体1,所述静端齿本体1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凸台2;所述静端齿本体1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多个凸台2分别设有顶粉孔3。
所述凸台2为五个,均布设置在静端齿本体1的上表面上,所述顶粉孔3也为五个,分别对应所述凸台2设置在静端齿本体1的下表面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静端齿的下表面上对应上表面的凸台位置分别设顶粉孔。该顶粉孔的设置,在静端齿压制时,起到顶粉的作用。
在压制时,顶粉孔位置的冶金粉末在顶粉孔的作用下将被向前推进,流向凸台位置,使得在相同的填充高度下,凸台处的胚体密度有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凸台处的硬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鼎冶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鼎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通信的灯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波炉电磁泄漏抑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