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5843.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乙鸥;方艺东;周烨;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洁晶;陈亮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对数 周期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短波领域的宽带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超短波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对数周期天线于1957年提出,是非变频天线的一种类型。其中1960年提出的对数周期振子天线,因具有极宽的频带特性,而且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很快在短波、超短波和微波波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数周期天线突出的优点是其输入阻抗与辐射图形具有与频率无关的宽带特性。从理论上讲,这种天线可以做到任意宽的频带。但是实际上,它的高频端要受到靠近馈电点的辐射源结构精度的限制,低频端收到天线末端长辐射元的限制,所以其天线尺寸与使用频率有一定的关系。
在超短波频段由于频率较低,导致这类天线往往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对于安装、调整、运输造成种种不便,且天线极化方向相对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超短波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能够降低结构重量,减少架设和撤收的时间,提高便携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包括:
集合线,横向设置,其两端分别为长振子端和短振子端,所述长振子端有一馈电电缆连接座,与一馈电电缆相连接;
辐射振子,由长到短依序成对地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合线的对应位置上;
天线转接杆,通过所述集合线上的一正交插接安装座可拆卸地选择与所述集合线水平极化安装或者垂直极化安装,所述正交插接安装座位于所述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的质量平衡位置。
可选地,所述集合线的中部位置处有一自锁式折叠铰链,使所述集合线可折叠。
可选地,所述集合线上具有多对卡口连接座,所述辐射振子的前端具有卡口连接头,分别连接到所述集合线上的所述卡口连接座。
可选地,所述辐射振子共16对,每对所述辐射振子的两根之间是可互换的。
可选地,所述辐射振子中较长的前5对是可伸缩的。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还包括:帆布包,运输携带时收纳所述辐射振子。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还包括:天线升降杆,套接于所述天线转接杆下方。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的整体材质为铝合金。
可选地,所述卡口连接座氩弧焊接于所述集合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集合线(横担)长度达3.6m,但中部采用自锁式折叠铰链、正交插接安装座,不仅便于携带、快速架设和撤除,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垂直极化安装或水平极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振子与集合线之间采用卡口式快速连接,减少了天线的架设和撤收时间。天线的1~5#(即前5对)辐射振子较长,不便于携带,因此,该些辐射振子在结构上选择了可伸缩(stretchable)结构方式,既减少了天线的架设和撤收时间又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整体材料选择重量轻、强度高的铝合金管,有效的减轻了天线的重量,天线振子座采用同质材料氩弧焊接,提高天线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升高12米后水平极化的驻波比测试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对数周期天线升高12米后垂直极化的驻波比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5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