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指向性的天线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6501.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9/10;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向 天线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天线,尤指一种不须要净空区的高指向性的天线模组。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方式,则是利用基本的三角定位原理,以测量无线电信号传输时间来测量距离,再以三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比对,同时换算信号接收速度与时间所得的卫星距离,搭配GPS接受器中内建的电子地图来进行方位辨识。
目前车用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和车内影音系统结合的车载式之外,也发展出可携带式的PDA(掌上电脑)、Notebook(笔记本)、手机型等多种GPS产品,其中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莫过于可携式车用GPS。对于车辆并无配备原厂GPS的车主来说,选择可携式车用GPS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除了价格较具亲和力外,其可携式特性除了让使用者可以带下车使用,就算日后换车也同样可以使用。
传统的携带式GPS系统都内建一接收GPS信号的接收天线结构,此GPS系统的接收天线结构为一种插针式平板天线,如图1A、图1B所示。该天线100上具有一陶瓷材料的基体101,该基体101表面具有一辐射金属片102,该基体101的底面具有一接地金属片103,该基体101、辐射金属片102及接地金属片103上开设有一穿孔104,该穿孔104以提供一T形状的信号馈入体105穿过,以形成可组装于主机板200上的平板天线结构。但是,此种的插针天线体积较大,无法安装在新一代轻薄短小的携带式的电子装置上。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指向性的天线模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指向性的天线模组,包括:
一载体,其上至少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二侧面;
一第一辐射体,其设于该载体内部近邻顶面,该第一辐射体上具有一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
一第二辐射体,其设于该载体内部并位于该第一辐射体下方且近邻该载体的顶面,该第二辐射体上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第四端部;
一电磁能隙,其设于该载体内部并位于该第二辐射体下方且近邻顶面;
一电极部,其设于该顶面及底面;
一电连接部,其设于该载体的二侧面上,并电性连结电极部、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部及第二辐射体的第四端部;
其中,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二辐射体的部分平行重叠,且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部与该第二辐射体的第三端部呈反方向设立在该载体内部,并以该部分辐射体平行重叠的耦合关系来调整频率高低。
优选地,其中该载体为多层的陶瓷基板或玻璃纤维板组成的长方形半导体芯片天线。
优选地,其中该第一辐射体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优选地,其中该第一辐射体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优选地,其中该第二辐射体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优选地,其中该电磁能隙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优选地,其中该电极部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构件,由一上电极部及一下电极部组成,该上电极部设于该顶面,该下电极部设于该底面上。
优选地,其中该电连接部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构件,由一第一电连接部及一第二电连接部组成,该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结该顶面及该底面一侧的该上电极部及该下电极部,该第二电连接部电性连结该顶面及该底面另一侧的该上电极部及该下电极部。
优选地,其中该第一辐射体及该第二辐射体的部分为平行重叠的耦合关系,以耦合面积及耦合距离,可控制或调整频率高低。
优选地,其中更包含有一图案层,该图案层设于该载体的顶面上,该图案层为型号、公司商标图案。
优选地,其中更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至少一表面上具有一第一金属层及一第一镂空部,该第一镂空部两侧的第一金属层上具有一第一接点及一第二接点,该第一接点的一侧电性连结有一微带馈入线,该微带馈入线由第一微带馈入线及第二微带馈入线组成,该微带馈入线的两侧上各具有一与该第一金属层分隔的第二镂空部。
优选地,其中该载体底面的下电极部电性连结在该第一金属层的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上,该第一微带馈入线与该第二微带馈入线之间电性连结有一耦合元件,且该第二微带馈入线上电性连结有一铜轴电缆线。
优选地,其中更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正面上具有一第一金属层及一第一镂空部,该第一镂空部两侧的第一金属层上具有一第一接点及一第二接点,该第一接点的一侧电性连结有一微带馈入线,该微带馈入线由第一微带馈入线及第二微带馈入线组成,该微带馈入线的两侧上各具有一与该第一金属层分隔的第二镂空部;而该基板背面具有一第二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昌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6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