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温湿度、压力、CO2浓度可自动调控的加速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7206.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司政凯;史迪;邓小成;叶家元;王安会;曹林方;张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民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0 | 分类号: | C04B4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荥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温湿度 压力 co sub 浓度 自动 调控 加速 碳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速碳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备碳化墙体材料的温湿度、压力、CO2浓度可自动调控的加速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由于碳化会导致基体的碱度降低,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薄膜,从而造成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因此传统意义上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是有害的。但是以钢渣、矿渣、电石渣等可碳化成分(CaO、MgO等)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渣为原料,利用化学碳化作用又可制备骨料、加气混凝土、墙体材料等建筑材料(例如200810224239.1等),因此化学碳化又是一种既可资源化利用废渣,又可有效吸收CO2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
碳化过程中,除可碳化成分的含量外,碳化环境的温湿度、压力、CO2浓度等参数是影响碳化反应速率及碳化反应程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已有的诸多关于加速碳化的装置所存在的共同点是:(1)是为评价混凝土抵抗CO2侵蚀性能试验所设计的,并不适用于碳化材料的制备;(2)虽然能够调节温湿度、CO2浓度等参数,但受限于装置密闭性较差,且无法调节气体压力,因此CO2利用率低,试验结果准确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性高并且温湿度、压力、CO2浓度可控的加速碳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温湿度、压力、CO2浓度可自动调控的加速碳化装置,包括碳化仓体,碳化仓体连通有加热管和加湿管,碳化仓体通过第一管道连接CO2储存罐,碳化仓体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空压机,碳化仓体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碳化仓体设有泄气口,碳化仓体内的顶部设有风扇,碳化仓体设有进口,碳化仓体的进口处设于仓门,仓门与碳化仓体之间设有高压密封条,高压密封条环绕进口外周圈,仓门与碳化仓体通过螺栓连接。
碳化仓体内设冷却除湿机。
加热管设有加热电磁阀,加湿管设有加湿电磁阀,碳化仓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一管道上设有CO2加气电磁阀,第二管道上设有空气加气电磁阀,第三管道上设有手动开关阀,泄气口处设有泄气电磁阀,所述加热电磁阀、加湿电磁阀、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CO2加气电磁阀、空气加气电磁阀、泄气电磁阀以及冷却除湿机上的电磁阀均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显示器。
所述加热电磁阀、加湿电磁阀、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CO2加气电磁阀、空气加气电磁阀、泄气电磁阀以及冷却除湿机上的电磁阀均先连接一A/D转换器后再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为PLC。
所述螺栓共设置22个,22个螺栓呈矩形分布。
高压密封条为高压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除可自动调节温湿度、CO2浓度外,还可自动调节并在较高压力条件下(0.35MPa)进行加速碳化试验。
2、装置整体密闭性、稳定性好,各系统间相互独立,准确度高:试验过程软件自动调控,结果准确度高。
3、碳化试验前可对碳化仓体进行预抽真空,减少系统达到设定碳化条件所需要的时间,提高CO2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化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温湿度、压力、CO2浓度可自动调控的加速碳化装置,包括碳化仓体3,碳化仓体3内的顶部设有风扇10,碳化仓体3设有进口,碳化仓体3的进口处设于仓门8,仓门8与仓体通过合页铰接,仓门8与碳化仓体3之间设有高压密封条11,高压密封条11环绕进口外周圈,高压密封条11为高压橡胶垫。仓门8与碳化仓体3通过螺栓9连接,所述螺栓9共设置22个,22个螺栓9呈矩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民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民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