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珠及使用该磁珠的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7358.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巴志超;朱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29;H05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52330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贴片式磁珠及使用该磁珠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电路)中的高频电磁噪声,电磁噪声能量是叠加在传输电平上的高频尖峰干扰或谐波干扰成分,低频或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电磁噪声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低频或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高频交流信号。由于磁珠可以衰减较高频同时让较低频几乎无阻碍地通过,故在EMI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用于EMI吸收的磁珠可制成各种的形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在PCB板上,可加在DC/DC模块、数据线、电源线等处。它吸收所在线路上高频干扰信号,但却不会在系统中产生新的零极点,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它与电源滤波器配合使用,可很好的补充滤波器高频端性能的不足,改善系统中滤波特性。
现行贴片式磁珠是采用方形, 圆形或三角形的磁环, 匹配八字形外张或工字型内凹的引脚的结构。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磁珠的结构示意图Ⅰ,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磁珠的结构示意图Ⅱ。参见图1A及图1B所示,磁珠101具有磁环102和引脚103,所述引脚103从磁环102的内部穿过,所述磁环102可以为圆形(如图1A所示),可以为方形(如图1B所示)。所述引脚103的两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使得电流从磁珠通过,从而实现磁珠滤除交流信号的功能。图1C所示为磁珠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示意图,电晶体104安装与印刷电路板105的正面,磁珠101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05的背面,磁珠101的引脚103的两端与印刷电路板105电性连接。
现有的磁珠,引脚从磁环中伸出弯折后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磁珠的方向进行特别的辨别,以保证引脚弯折后的两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如果方向辨别错误,则会将磁环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不能实现磁珠与印刷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磁珠方向的辨别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存在贴反向的风险,影响产品的品质,增大不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用辨别安装方向的磁珠及使用该磁珠的印刷电路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珠,包括一磁环及磁环两端的两引脚,所述磁环包括一通孔,所述引脚经由所述磁环的通孔电性连接,所述引脚为圆柱形,且圆柱形的一底面与磁环接触,侧面突出至所述磁环的外表面以外,用以使所述引脚的侧面能够与印刷电路板接触。
进一步,所述两引脚朝向通孔的一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穿过所述通孔并相互插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构件与一个引脚连接的部分为金属杆,与另一个引脚连接的部分为与金属杆相互配合的金属插孔。
进一步,包括一连接杆,所述引脚分别具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引脚及磁环的通孔,以便设置于通孔两端的引脚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从引脚的通孔伸出部具有弯折,用于将所述引脚固定于所述磁环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磁环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电晶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磁珠,所述磁珠的引脚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晶体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一面,所述磁珠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另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磁珠的引脚为圆柱形,且圆柱形的一底面与磁环接触,侧面突出至所述磁珠的外表面以外,当将磁珠安装在线路板上时,可直接将引脚的侧面与线路板连接,不管怎样旋转磁珠,引脚的侧面总是能够先于磁环与线路板接触,从而不必在安装时辨别磁珠的方向,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不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磁珠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磁珠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1C所示为磁珠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磁珠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磁珠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另一个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引脚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MTF评价模组马达曲线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心泵的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