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针灸治疗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8099.3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希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希婢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针灸 治疗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更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针灸智能治疗疼痛性、功能性和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子针灸治疗电极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手持治疗笔,通过医生手持治疗笔对准人体穴位进行治疗,每次只能治疗一个穴位,缺点是不能同时对两个以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也就难以达到同时进行标本同治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医生长时间握持手很累。
第二种是电脉冲治疗电极点压捆绑法,即把电极固定在捆绑带上,医生把电极对准病人穴位压好然后再捆绑在手上或腿上或躯干等肢体上,接通电脉冲发生器(治疗仪主机)对病人进行电脉冲治疗,这是电脉冲治疗仪最早实施的电极固定方式,缺点是病人找准穴位难,压准穴位的准确性差,固定很麻烦不方便,给电脉冲治疗的普及性带来了瓶颈。
第三种是电子治疗仪的导电硅胶贴片,它是用于贴在人体阿是穴或人体穴位上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相对于手持治疗笔点穴治疗和电极点压捆绑法来说是一大进步,缺点是电脉冲治疗深度浅难以达到穴位的深处,同时也不能进行两个以上的穴位配方进行治疗,再者是使用者难以或不能准确寻找到治疗穴位进行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第四种专利证书号为ZL01276285.7,发明名称为全息针灸治疗仪,是一种智能型的全 息针灸治疗仪,其治疗探头是通过手工调节的无极调节电极进行寻找病人第二指掌骨上的一个至12个全息穴位(全息头穴、颈穴、肩手穴、心肺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并通过电极对病人的第二指掌骨上的1个至12个全息穴位进行治疗,优点是电极对准穴位准确度高且可以进行穴位配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不足之处在于手工调节很麻烦,内部的拉伸框架结构易损坏、稳定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第二指掌骨全息穴位进行穴位配方治疗的治疗电极。通过电子智能调节器加工出适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疾病的专门化治疗电极,即通过智能调节器,使治疗电极中的一个至三个以内的电脉冲电极能移动到与病人第二指掌骨上相对应的穴位(全息头穴、颈穴、肩手穴、心肺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位置上,从而柔性加工出可以专门化治疗不同病人和不同疾病的治疗电极,结构简洁稳定,使用方便且寿命长,治疗电极的电极定位精确度高。
本发明的治疗电极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治疗电极包含外壳、螺纹杆、滑块、电极等组成,治疗电极与调节器的插座对接,螺纹杆穿过外壳底部和滑块,滑块与电极连接,电极嵌在滑块上,螺纹杆与调节器插座连接,加工好的治疗电极与底座连接;当智能调节器的单片机按照病人的第二指掌骨的长度及疾病的穴位配方程序控制步进电机组,步进电机组转动治疗电极上的螺纹杆 时,螺纹杆上的滑块将随之移动到穴位配方所定的位置,滑块停在螺纹杆相应位置后,电极嵌入滑块,从而使电极与一个至三个的第二指掌骨上相应全息穴位(全息头穴、颈穴、肩手穴、心肺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中一个至三个)相对应的位置上,这样柔性加工好的治疗电极,适宜于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进行电脉冲定位治疗,从而为实现仿真针灸师治疗创造了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治疗电极结构原理图;
图2为治疗电极仰视图;
图3为螺纹杆分布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希婢,未经董希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8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