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8165.7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仙明;林平;林斌;林万青;林信福;林申茂;林进;林智;林莹;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毂。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数量便成倍的增加,由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太过迅速,以至于一些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所造成的车祸事故也是数不胜数,汽车业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带来生命财产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的车轮一般由轮胎与轮毂构成,原铝合金轮毂上的胎圈座与轮胎接触部位光滑无凸凹。汽车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车轮受力很大,其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另外,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轮毂与车轴产生轴向滚动力,轮胎与轮毂在胎圈座部位的摩擦力,就是用来平衡前面两个力,过于光滑的胎圈座会导致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的现象,重者便会造成车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车轮受力很大,其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另外,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轮毂与车轴产生轴向滚动力以及轮胎与轮毂在胎圈座部位的摩擦力,过于光滑的胎圈座很难支撑上述的滚动力和摩擦力,便会导致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的现象,重者便会造成车祸事故,给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的技术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外圈设有轮辋,所述轮辋的两侧分别设有胎圈座,所述胎圈座上设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为防滑喷漆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喷漆层为设置在胎圈座上的一层粗糙油漆层。
优选地,所述胎圈座为设置在轮辋两侧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粗糙油漆层为并排喷涂在凹槽内表面的滴状油漆,所述滴状油漆构成防滑纹路层。
优选地,所述胎圈座的外侧设有轮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毂,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受力很大,避免了轮胎与胎圈座承受着极大的摩擦力所造成的轮胎与胎圈座相互打滑错位,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2、可防止车轮上的气门芯由于胎圈座的错位而倾斜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毂部分切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胎圈座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请参照附图1-5,一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外圈设有轮辋1,所述轮辋1的两侧分别设有胎圈座2,所述胎圈座2上设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为防滑喷漆层。其中,防滑喷漆层为设置在胎圈座2上的一层粗糙油漆层3,胎圈座2上增添的粗糙油漆层3加大了轮胎与胎圈座2接触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大了摩擦系数。另外,胎圈座2为设置在轮辋1两侧的凹槽,轮胎的两侧的安装部可卡和在凹槽中。
一些有益实施例中,所述粗糙油漆层3为并排喷涂在凹槽内表面的滴状油漆31,所述滴状油漆31构成防滑喷漆层。
一些有益实施例中,所述胎圈座2的外侧设有轮缘4。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毂,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受力很大,避免了轮胎与胎圈座承受着极大的摩擦力所造成的轮胎与胎圈座相互打滑错位,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可防止车轮上的气门芯由于胎圈座的错位而倾斜损坏。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8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载计算机风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执行机构的位置反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