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具用组合式操作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8961.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游玮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丰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46 | 分类号: | A47C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赵占元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具用 组合式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椅具用组合式操作杆,尤指一种适用于各种类型座椅方面的组合式操作杆。
目前各种类型座椅基本上由椅座、椅背、扶手及椅脚等所组成,并且再加装椅座高度调整机构,以及椅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
公知的座椅结构中,其椅座支架与椅背支架的相邻两侧采用铰链枢接,并且椅座支架与椅背支架两者的接座之间组接一无段定位式气压棒,通过扳动椅座支架上的操作杆驱动气压棒的控制阀杆,使气压棒的活塞杆进行伸缩动作,以带动椅背支架摆动调整定位角度。
但是公知所述座椅在制造后,而准备出厂之前必须先卸下椅脚,再将椅座支架与椅背支架摆成水平整体装箱,以便于内外销运送。但因操作杆超出于椅座支架外侧,并且无法单独拆卸分离出操作杆及其握柄,以致仍然占用装箱宽度空间,而且造成装箱不便,增加成本。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座椅在制造后在出厂之前的装箱过程中,因操作杆超出于椅座支架外侧,且无法单独拆卸分离出操作杆及其握柄,造成占用装箱宽度空间,而且造成装箱不便,增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椅具用组合式操作杆由一第一接杆及一第二接杆相对接合构成,该第一接杆超出于椅具外侧,其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合部,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握柄,该第二接杆一端连接于椅具,以受控驱动椅具用相关调整机构,第二接杆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接合部;第一接杆的第一接合部轴向活动对接于第二接杆的第二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共同设有一定位结构而形成轴向固定;以及定位结构能够受控解除定位,使第一接杆的第一接合部轴向活动脱离第二接杆的第二接合部。
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接杆的第一接合部上设有一受压内缩的弹力凸件,该第二接杆的第二接合部设为中空管状,以配合第一接合部轴向插入,在第二接合部上设有一定位孔,使弹力凸件卡入定位孔内部构成定位结构。
进一步,第一接杆的第一接合部设为矩形杆状,该第二接杆的第二接合部设为相配的矩形管状。
于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接杆的第二接合部设有一插入口,由插入口一侧延伸出一引导沟,以引导第一接合部的弹力凸件进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椅具在出厂之前能够拆卸分离出操作杆外露的第一接杆,使椅具方便装箱,节省空间,避免了第一接杆及其握柄占用到装箱宽度尺寸,降低运输成本,适合内外销运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椅背角度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1的A部位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操作杆分离出第一杆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主要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椅背立置状态的结构图;
图7为图6的B部位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B部位的放大图;
图8为如图6调整椅背倾斜角度的动作图;
图9为接续图8调整椅背平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如图9椅背平放状态的立体图,且进一步分离出第一杆件。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座架 11、坐垫
12、固定座 13、枢孔
14、插销 15、扣件
16、挡边
2、背架 21、背垫
22、枢接座 23、插销
3、气压棒 31、缸体
32、插销 33、活塞杆
34、螺纹 35、控制阀杆
36、护套
4、椅脚
5、连接座 51、侧壁
52、螺孔 53、枢孔
52、螺孔 53、枢孔
54、通孔 55、延伸孔
56、挡杆 57、底折边
6、操作杆 61、第一接杆
62、第二接杆 63、第一接合部
64、第二接合部 65、握柄
66、掣动部 67、弹力凸件
68、定位孔 641、插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丰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得丰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8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