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趸船自动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288.2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齐同钦;万爱玉;王孝兵;惠晓晓;王勇;熊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4 | 分类号: | B63B3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趸船 自动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和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所述活动钢引桥的前端设有与趸船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江等内河流域中,采用浮码头来进行货物、车辆、人员的运输是一种常见形式,尤其在水位差较大的中上游地区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造价低、水位适应性好的特点。
浮码头与江岸的连接基本上是通过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码头的水位经常发生变化,活动钢引桥会随趸船的升降而发生坡度的变化,搁置于趸船的钢引桥前支座滚轮在趸船上发生移位。然而实际过程中,水位高差越大,活动钢引桥坡度变化也就越大,搁置于趸船的钢引桥前支座滚轮在浮趸船的移动距离也越长。如果趸船尺寸较小,支座滚轮发生大的移位就改变了趸船的自有平衡,从而将导致趸船倾斜。现在常用的调节趸船倾斜的方法主要为调节趸船配重,但是趸船在浮码头运行过程中,通过压载调节,也会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或因趸船尺度较小出现无法调节的情况;同时,工作人员在设计、制造趸船时,还要因考虑趸船的压载需求而进行趸船承载结构设计,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趸船自动平衡装置,使趸船在活动钢前支座发生较大的移位时依然能自动保持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和搁置在趸船上的活动钢引桥,所述活动钢引桥的前端设有与趸船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趸船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自动平衡轨道,所述的活动钢引桥的下端设有与自动平衡轨道相连的自动平衡支座,自动平衡支座与活动钢引桥前支座在趸船上的活动范围应分别处于趸船重心线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图中向右表示向江侧移动,当水位上涨时,活动钢引桥与趸船之间的夹角将减小,搁置于趸船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和自动平衡支座均向江侧移动。活动钢引桥前支座由于向江侧移动而使趸船产生了向江侧倾斜的趋势;然而,由于自动平衡支座也向江侧移动,使自动平衡支座对趸船上的自动平衡轨道产生向下的支反力,从而使趸船产生了向岸侧(图中向右)倾斜的趋势。自动平衡支座的支反力对趸船重心线的力矩与钢引桥前支座对趸船重心线力矩之间的力矩平衡使得趸船处于平衡状态。当水位下降时,上述搁置于趸船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和自动平衡支座均向岸侧移动,趸船也会由于上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矩而处于平衡状态。
进一步的,为了使自动平衡支座和活动钢引桥前支座能在趸船上运动时更加的方便,自动平衡支座和活动钢引桥前支座均为滚轮支座。
进一步的,为了使使自动平衡支座对趸船上的自动平衡轨道始终能产生向下的支反力,所述自动平衡轨道的竖直截面为自动平衡支座滚轮的下切点沿不同水位变化的轨迹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平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趸船时额外的考虑趸船的压载需求,且能够使趸船在活动钢前支座发生较大的移位时依然能自动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活动钢引桥、2-自动平衡支座、3-自动平衡轨道、4-活动钢引桥前支座、5-趸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趸船自动平衡装置包括趸船5和搁置在趸船5上的活动钢引桥1,所述活动钢引桥1的前端设有与趸船5的相连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趸船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自动平衡轨道3,所述的活动钢引桥1的下端设有与自动平衡轨道3相连的自动平衡支座2。自动平衡支座2和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均为滚轮支座。所述自动平衡轨道3的竖直截面为自动平衡支座2的滚轮的下切点沿不同水位变化的轨迹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力矩平衡,自动平衡支座2与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在趸船5上的活动范围应分别处于趸船重心线5.1的两侧。
如图1所示,当水位上涨时,活动钢引桥1与趸船5之间的夹角将减小,搁置于趸船5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和自动平衡支座2均向江侧移动。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由于向左移动而使趸船5产生了向江侧倾斜的趋势;然而,由于自动平衡支座2也向江侧移动,使自动平衡支座2对趸船5上的自动平衡轨道3产生相向下的支反力,从而使趸船5产生了向岸侧倾斜的趋势。自动平衡支座2的支反力对趸船的重心线5.1的力矩与钢引桥前支座对趸船的重心线5.1力矩之间的力矩平衡使得趸船5处于平衡状态。当水位下降时,上述搁置于趸船5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和自动平衡支座2均向岸侧移动,趸船5也会由于上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矩而处于平衡状态。
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论水位高低,均应保证趸船5上的活动钢引桥前支座4和自动平衡支座2能使活动钢引桥1在趸船5上着力平衡,从而保证浮码头钢引桥在趸船5长距离移动时趸船5的自动平衡。上述技术要求中,最佳技术方案是使活动钢引桥1在趸船5上四点着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地下加固的分散式锚固结构
- 下一篇:铺膜机打结覆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