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反相机的后置式减光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106.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2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屠炜 |
主分类号: | G03B19/12 | 分类号: | G03B19/12;G03B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单反相机 后置 式减光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机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单反相机的后置式可调减光镜。
背景技术
参看图1,为了获取满意的拍摄效果,人们往往在相机机身1的镜头2前面加装可调减光镜3,可调减光镜的工作原理系由“A+B”两片可相对旋转的偏光镜片组成,使用这种可调减光镜,可以非常灵活的控制进入相机感光系统的光量,使拍摄者对速度和光圈设置的自由度大大提升。但现有技术中使用可调减光镜存在着一种“十”字阴影的问题,即当密度调高至大约300×起,成像画面会根据镜头焦段以及相机画幅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布光不匀甚至出现“十”字阴影,因此这类产品均会在外环上设有“MAX”的限位标识,把最大的减光率大约控制在300×左右,而更高密度的区域由于上述问题而无法利用。所以许多涉及强光题材,如日食、熔岩、钢水、弧焊等就不能适用这类产品,令人们感到十分遗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反相机的后置式减光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单反相机的后置式减光镜,其连接方式是将现有旋接在镜头前端的可调减光镜设计为利用相机机身专用卡口卡接在镜头与相机机身之间,即可调减光镜的后侧端面卡接在机身前侧端面的卡槽内,镜头的后侧端面卡接在可调减光镜前侧端面的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机身原有的卡槽结构和镜头原有的卡凸结构,在后置式可调减光镜的前后侧端面上设置相应的卡槽和卡凸结构,使得可调减光镜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在机身和镜头之间,结构设计合理,未改变机身和镜头的原有结构,成本增加不多,但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经大量实验证明,现有技术中使用可调减光镜照片成像布光不匀甚至出现严重的“十”字阴影,主要是当外部的自然光通过可调减光镜“A+B”两个偏振镜片的双偏振作用后,再通过镜头内部的光学系统时,由于光的色散及折射影响所造成;本专利将原本连接在镜头前端的可调减光镜后置到镜头的后端,这样外部自然光先通过镜头,再通过可调减光镜,最后到达图像传感器,经过对通光顺序进行调整,规避了光的色散及折射对成像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像画面会根据镜头焦段以及相机画幅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布光不匀甚至出现“十”字阴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单反相机减光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是将现有旋接在镜头前端的可调减光镜3设计为利用相机机身专用卡口卡接在镜头2与相机机身1之间,即可调减光镜3的后侧端面卡接在机身1前侧端面的卡槽内,镜头2的后侧端面卡接在可调减光镜3前侧端面的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机身原有的卡槽结构和镜头原有的卡凸结构,在后置式可调减光镜的前后侧端面上设置相应的卡槽和卡凸结构,使得可调减光镜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在机身和镜头之间,结构设计合理,未改变机身和镜头的原有结构,成本增加不多,但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经大量实验证明,现有技术中使用可调减光镜照片成像布光不匀甚至出现严重的“十”字阴影,主要是当外部的自然光通过可调减光镜“A+B”两个偏振镜片的双偏振作用后,再通过镜头内部的光学系统时,由于光的色散及折射影响所造成;本专利将原本连接在镜头前端的可调减光镜后置到镜头的后端,这样外部自然光先通过镜头,再通过可调减光镜,最后到达图像传感器,经过对通光顺序进行调整,规避了光的色散及折射对成像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像画面会根据镜头焦段以及相机画幅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布光不匀甚至出现“十”字阴影的问题。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屠炜,未经申屠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