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柜式热管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458.9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裕;朱钢;夏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7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热交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柜式结构的热管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通信设备长期正常运转,通信机房室内温度恒定于一定的范围,且对空气洁净度有较高要求。传统方式采用专用空调,常年处于制冷工作状态,使室内温度保持恒定。根据节能减排的需要,通信机房陆续采用多种节能方式,充分利用室内外温差,引进室外冷源降低机房室内温度。热管换热器就是一种机房节能方式。
一般的分体式热管换热器,其室内机结构与室外机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根据热管的原理,安装时要求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故室内机一般采用落地安装方式,使得室内机的出风口离地比较近。由于较冷的空气趋于向下的特点,使得冷风较快下沉,室内离地比较近区域温度控制效果较好,室内离地较远(离天花板较近区域)温度控制效果较差,导致机房室内整体冷源效率比较低。另外,如室内机与室外机采用相似结构,其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位于背面,出口位于正面,为了便于气流组织,要求室内机不能靠墙安装,必须离墙一定距离。对于通信设备安装较多的机房,会造成室内机安装位置的选择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运行效率较高且安装方便灵活的柜式热管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柜式热管热交换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热管单元,所述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设有内循环空气流道和外循环空气流道,所述的内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与室内空间连通,内循环空气流道内设有循环风扇,构成室内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的外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与室外空间连通,外循环空气流道内设有循环风扇,构成室外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的热管单元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蒸发上升管和冷凝下降管,所述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内循环空气流道和外循环空气流道中,所述的蒸发上升管连接蒸发器的出口和冷凝器的进口,所述的冷凝下降管连接冷凝器的出口和蒸发器的进口,形成热循环通道,所述的室内机为立柜式结构,所述的内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设在室内机的下部,内循环空气流道的出口设在室内机的上部。
所述的内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在室内机的正面。
所述的蒸发器包括一组平行排布的蒸发管以及设在蒸发管上的传热片,所述的蒸发管倾斜设置在内循环空气流道内。
倾斜设置的蒸发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85°。
所述的蒸发上升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的冷凝下降管上设有调节阀。
所述的排气阀设置在冷凝器的进口前,所述的调节阀设置在蒸发器的进口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室内机采用立柜式结构,室内较热空气从立柜式室内机的正面下部进入室内机的内循环空气流道内,通过内部倾斜放置的蒸发器进行热量交换后,较凉的空气从正面上部通过风扇运转离开室内机,由于其空气的出口比较高,较凉的空气从较高的出口进入室内空间,有利于室内空气温度均衡,避免室内出现下冷上热的问题,提高其节能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空气的进口和出口都在正面,使室内机可以靠墙安装,占地面积较小,增加了安装位置选择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热管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蒸发器,2为冷凝器,3为蒸发上升管,4为冷凝下降管,5为室内机,6为室外机,7为循环风扇,8为排气阀,9为调节阀,A为室内空气循环回路,B为室外空气循环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柜式热管热交换器,包括室内机5、室外机6和热管单元,室内机5和室外机6分别设有内循环空气流道和外循环空气流道。内循环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与室内空间连通,内循环空气流道内设有循环风扇7,构成室内空气循环回路A,而外循环空气流道与内循环空气流道类似,其进口和出口与室外空间连通,流道内设有循环风扇7,构成室外空气循环回路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自动防尘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液压支架